快訊

康和證券爆掏空 創辦人鄭國華父子、胞弟移送北檢

財報推一把!美股早盤挑戰連三紅 道瓊漲200點、台積電ADR走揚

白宮經濟顧問稱 台灣需提具體投資承諾

美國總統川普三日宣布對等關稅,對進口汽車徵收百分之廿五關稅則於二日生效,歐洲車廠措手不及,德國福斯汽車旗下奧迪七日證實,新關稅生效後抵達美國的車輛將停放港口暫停交付。圖為德國杜伊斯堡的物流中心七日停放大批新車。圖/歐新社、文/盧思綸
美國總統川普三日宣布對等關稅,對進口汽車徵收百分之廿五關稅則於二日生效,歐洲車廠措手不及,德國福斯汽車旗下奧迪七日證實,新關稅生效後抵達美國的車輛將停放港口暫停交付。圖為德國杜伊斯堡的物流中心七日停放大批新車。圖/歐新社、文/盧思綸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七日受邀至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並接受提問,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他說,如果其他國家想在美國撐起的地緣政治和金融大傘下獲得利益就應平分責任。他提出五方法協助美方分擔責任,鼓勵各國聯繫。

米倫說,最好的結果就是美國持續創造和平、繁榮,讓其他國家不只是從中獲取利益,同時負擔支出。他認為台灣應與美國貿易代表署和白宮繼續溝通。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七日接受電視訪問表示,如果美國貿易夥伴向美國提出非常好的條件,能夠為美國製造業和農夫帶來優勢,「川普會聆聽」,他並證實「台灣前天曾聯繫美方」。

駐美代表處並未證實,只表示我駐美處依據賴清德總統四月六日公開表達我方回應立場及秉持合作互利原則,積極向美方相關部會溝通,有進一步發展將適時對外說明。

米倫捍衛川普的關稅政策,稱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關稅是適得其反,甚至可能為經濟帶來傷害,認為貿易終究會自行取得平衡,但他認為,這是在沒有貿易逆差情況下才成立,與現實不符;美國過去五十年來不斷承受貿易逆差,而貿易逆差更在近幾年持續擴大。

米倫指出,為能對付各國貿易壁壘,包含非關稅障礙,川普政府研擬非常多方式,最後由川普拍板使用對等關稅現在的計算公式,更聚焦於消除貿易逆差;川普宣告貿易逆差是國家緊急狀況,簽署的行政命令也是要對付貿易逆差,當然貿易逆差會被用來計算關稅稅率。

米倫說,若需要有人為美國談判出一個更好的貿易系統,非川普莫屬。他建議各國繼續打電話給白宮。

其他國家要怎麼參與分攤負擔?米倫提出五途經。第一,出口產品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開徵報復性關稅;第二,打開市場,停止不公平、有傷害性的貿易行為,且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第三,提高國防支出和美國軍購;第四,投資美國、在美國設工廠;第五,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

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前立委許毓仁表示,他與米倫交換意見,雙方認為台灣現階段需要提出具體的投資承諾,並在台美貿易大幅逆差產品、如電子零組件等部分提出平衡方案。他呼籲,台灣應更重視與美國華府聯繫,尤其川普未來四年很可能繼續透過美國經濟霸權向盟友施壓,台灣政府與民間都應強化在華府的遊說能力,大企業甚至應考慮在華府設辦事處、派高階主管常駐,經營與美國政府的關係。

川普 許毓仁 賴清德 關稅 駐美代表

延伸閱讀

與川普關稅談判搶到頭香 日本仍憂前景不樂觀

川普稱有機會與韓國達成協議 正等待中國致電談判

史上首見!川普與國防部長許諾大撒幣 預告提33兆元國防預算案

打擊墨西哥販毒集團 川普政府考慮派無人機轟炸

相關新聞

美將開徵半導體關稅 醫師:川普打臉自己急找台階下

美國暫時豁免手機、電腦等相關產品關稅,醫師沈政男今天表示,這是川普向現實妥協,但又必須護著面子,自找台階下的說法。但行政...

880億元特別條例 政院:觀察情勢發展 最快17日出政院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院推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計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閣揆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會最快17日通...

賴投書外媒 提「台灣投資美國隊」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社,提出台美零關稅、增加美國進口和軍購、增加對美投資、取消所有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四...

賴總統投書彭博 4點回應川普對等關稅

賴清德總統9日投書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提出4點應對,包括台美零關稅、...

美關稅壓境 北北基桃籲中央降稅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昨生效,北北基桃四位市長昨開「關稅衝擊對策會議」,強調「我們不迴避」,並呼籲中央、地方和產業三方聯合...

藍白縣市首長明齊聚商討美關稅 會後將發表聯合聲明

美國對台祭出32%對等關稅,衝擊我國經濟發展。國民黨主席主席朱立倫明晚將和黨籍縣市長於智庫舉行會議,針對各地面臨的實際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