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驚傳隨機砍人…醫籲看清加害人五大徵兆 這站姿候車較安全

科技園區半導體公司工程師陳屍無塵室 同事驚見已死亡多時

北捷石牌站月台揮刀…女嫌情緒不穩送醫觀察 被害婦「背傷3公分」

美關稅壓境 北北基桃籲中央降稅

因應美國高關稅,基隆市長謝國樑(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昨出席「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會議,呼籲中央、地方和產業三方聯合應變。記者曾學仁/攝影
因應美國高關稅,基隆市長謝國樑(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昨出席「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會議,呼籲中央、地方和產業三方聯合應變。記者曾學仁/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昨生效,北北基桃四位市長昨開「關稅衝擊對策會議」,強調「我們不迴避」,並呼籲中央、地方和產業三方聯合應變,中央釋放資源,地方全力支持台美關稅談判,共度困難局勢。桃園市長張善政提醒賴政府在關稅談判中,不要造成更多產業受傷。

除了中部八縣市、北北基桃四市首長會議,桃竹竹苗四縣市今下午也要舉辦研討會,與企業研擬因應對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晚則邀集藍白十六縣市首長、專家學者於智庫舉行「縣市長聯合對策會議」,共同研商如何團結面對經濟衝擊,以及勞工就業衝擊。

據掌握,除苗栗縣長鍾東錦、雲林縣長張麗善出國改派副縣長出席外,其餘首長均親自參加,會後也將發表聯合聲明。

北北基桃共一萬二千七百多家業界受影響,衝擊營業額逾三點二兆,昨天「關稅衝擊對策會議」上,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以及基隆市長謝國樑共同討論如何協助業界度過外銷受阻、國際訂單流失風險,及後續的訂單取消與轉單壓力,所衍生的無薪假與裁員風險等問題。

四市已啟動穩定物價機制,將辦海外拓銷會、輪流舉辦美國商品採購會;也請中央盡速檢討稅制,研議降稅、延稅、分期繳納等具體措施,特別針對營所稅、綜所稅等國稅項目,啟動跨部會協調,加速審議與落地執行,也請銀行不要抽銀根,協助企業度過資金壓力。

「川普對等關稅目的,是要將台積電等製造業拉到美國去。」張善政說,他可以體會賴政府釋出「對等零關稅」用意,但濫用會傷害更多產業,甚至有人擔心對等零關稅會輸入大家擔心的萊克多巴胺、基改食品等美國農產品,他呼籲即便關稅調降,還是要幫人民把關。

謝國樑則強調,已有企業思考要不要減少支出、休無薪假,這次高關稅不僅台灣人心惶惶,對美國也是國難。

侯友宜說,企業界、人民期待政府跟美國對等關係談判能有進展,守住台灣經濟;要和全世界交朋友,拓展出口經貿。蔣萬安說,北北基桃四市共識是「團結是唯一正道」,他引用業者的話「放下對立,人民最大,趕快救經濟。」

行政院提出八八○億元支持方案,媒體問超徵稅款是否也可能投入?蔣萬安和侯友宜都認為行政院支持方案經費不夠。蔣說,政府要思考超徵的五千多億元如何運用,北市願意將超徵的卅多億元提供協助。

中台灣八縣市首長前天共同發表七大聯合聲明,包含呼籲公股行庫短期內不要抽銀根,及八縣市攜手擴大非美市場拓銷參展補助。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說,市府過去就有補助企業海外參展,將提高金額,南投縣長許淑華也說,將透過公協會精準選定目標,補助參展。

侯友宜 川普 張善政 張麗善 朱立倫 蔣萬安 許淑華 謝國樑 鍾東錦 關稅

延伸閱讀

稅收超徵運用 蔣萬安支持張善政:北市30億願協助

影/基北北桃市長呼籲 中央地方攜手共渡難局

明與侯友宜及張善政赴院會 蔣萬安:與中央團結度困境

張善政曝產業憂心:賴清德台美零關稅別濫用 恐更多傷害

相關新聞

美將開徵半導體關稅 醫師:川普打臉自己急找台階下

美國暫時豁免手機、電腦等相關產品關稅,醫師沈政男今天表示,這是川普向現實妥協,但又必須護著面子,自找台階下的說法。但行政...

880億元特別條例 政院:觀察情勢發展 最快17日出政院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院推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計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閣揆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會最快17日通...

賴投書外媒 提「台灣投資美國隊」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社,提出台美零關稅、增加美國進口和軍購、增加對美投資、取消所有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四...

賴總統投書彭博 4點回應川普對等關稅

賴清德總統9日投書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提出4點應對,包括台美零關稅、...

美關稅壓境 北北基桃籲中央降稅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昨生效,北北基桃四位市長昨開「關稅衝擊對策會議」,強調「我們不迴避」,並呼籲中央、地方和產業三方聯合...

卓揆報告川普關稅對策 立委批傲慢空洞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內產業,賴清德總統昨表示,政府提出對美關稅五大對策,是全世界最完整的計畫。對此在野黨立委批評,賴總統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