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非法改裝露營車問題叢生 道安未爆彈

國內無露營車改裝規範,七成違法改裝。圖為停放在台東三仙台遊客停車場的改裝露營車。記者周湘芸/攝影
國內無露營車改裝規範,七成違法改裝。圖為停放在台東三仙台遊客停車場的改裝露營車。記者周湘芸/攝影

國內瘋露營,愈來愈多人將廂型車或休旅車改裝打造成「移動式營地」。但是台灣目前並無露營車改裝的相關監理法規,以致只能比照一般的改裝規定,「合法上路」有困難。

中華民國露營休閒車協會輔導理事長郭冠雄直言,市面上大約七成露營車為非法改裝,車主大多驗車前再拆除送檢闖關,改裝露營車遊走灰色地帶,成為道路未爆彈。

行駛中突引擎冒煙

「一台露營車就像一間行動套房。」現行交通法規未禁止汽車設備改裝,但露營車需要的床鋪、冷氣、冰箱、水槽、爐具等設備改裝皆無具體規範,以致露營車非法改裝衍生的安全問題,時有所聞。

去年十月,新北市蘆洲區就有一輛福斯廂型車改裝的露營車,行駛途中突然引擎冒煙,甚至底盤起火,所幸消防隊獲報及時到場射水降溫,事後還爆出車主為知名藝人鳳小岳。

郭冠雄指出,每年約有兩百萬人次從事露營活動,疫情期間成長至約八百萬人次;隨著露營活動的增加,露營場位卻僧多粥少,連帶價格也翻倍上漲,不少「露友」轉向選擇可四處移動的露營車,但台灣沒有自產露營車,市面上約僅三成為合法引進或改造,出現許多亂象。

目前國內露營車估有上萬輛,其中可分為「自走式露營車」、「承載式露營車」及「拖曳式露營車」。台灣監理法規僅針對從國外進口整輛自走式露營車,以及在車輛後方加裝拖曳勾外接無動力車廂的拖曳式露營車合法,只要考取駕照即可開上路。

合法進口價格昂貴

但有業者透露,合法進口的自走式露營車單價高,動輒三、四百萬元,且交車時間長,許多人寧可將廂型車、休旅車改裝成自走式露營車,但露營車因有住宿、餐廚烹飪需求,往往會裝很多電池,用電安全風險高。

郭冠雄說,因無專屬改裝法規,想要合法改造露營車程序繁瑣,需先購買合適新車,透過甲級車體廠向車安中心宣告,再請車體廠幫忙設計、送給車安中心圖審,依設計圖施工打造後,還要經過車測中心檢測,再到轄區監理所領牌為「特種自小客(貨)露營車」,前後要價約三百萬元。

民間私改問題叢生

他表示,不少露友不願花大錢跟花時間,就請民間改裝廠私自改裝,且愈改愈誇張,像是車頂加裝太陽能板影響車輛電瓶,甚至為了省成本網購便宜電瓶,導致充電或行走時起火事件時有所聞。他說,這些改裝設備多是活動式,驗車當下拆除也抓不到。

至於承載式露營車是在貨車車斗上加裝露營廂,只要車廂符合法規大小,且行進時車廂不載人,就沒違法問題,被認為是遊走合法的最大邊緣。

驗車前拆除無法管

高雄市區監理所說,民間確實有露營車需求,但當前法規有很多限制,坦言民眾選擇規避檢驗,像是做活動式的設備,在檢驗前拆除也無法可管。常見的違法改裝像是電系設備搭載車用電源、改裝椅子配備、承載式露營車廂式尺寸超出標準、加裝流理台等,違者視情節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六條開罰九百至一千八百元罰鍰,或依第十八條開罰兩千四百元至九千六百元罰鍰。

車廂 露營

延伸閱讀

小套房沒了!絕美女星3分鐘花光5百萬 新婚尪驚呆

超喜歡你的CR-V? 那要不要試著把它變成膠囊旅館!

嘉義布袋新開幕!布袋台17線沿途美食,露營風格戶外「海景咖啡廳」

臘腸犬露營突暴走!走失500天後被目擊「還活著」 竟1原因看得到抓不到

相關新聞

非法改裝露營車問題叢生 道安未爆彈

國內瘋露營,愈來愈多人將廂型車或休旅車改裝打造成「移動式營地」。但是台灣目前並無露營車改裝的相關監理法規,以致只能比照一...

7成露營車非法改裝!台法規落後國際 車主拆解規避驗車

國人瘋戶外露營,露營車使用需求跟著增加,不少人將廂型車或休旅車改裝成「移動式營地」。日韓甚至大陸,早就為此訂定相關露營車改裝規定。但台灣反應慢,法規落後國際,反致改裝遊走灰色地帶,成為道路未爆彈。 究竟國外有何做法可供台灣參考?學者又如何建議?

陽光行動/露營車亂象 遺留垃圾又違停

疫情帶動戶外活動興盛,加上近年國旅住宿價格「高」不可攀,使露營活動成為民眾新寵,但國內合法從事露營車活動場地少,不少風景...

陽光行動/他山之石…日韓放寬改裝 陸廣設營地

戶外活動盛行,露營車使用需求跟著增加,國內卻無相關露營車改裝規範,反觀國際上不少國家改裝露營車盛行多年,且有完善法規。日...

陽光行動/專家建議:認證技師改車 變更須驗證

隨著「露友」變多,露營爭議也變多,其中露營車改裝不僅可能有安全問題,業者也憂心恐扼殺台灣車宿市場。學者認為,台灣法令落後...

陽光行動/不想再遊走法律邊緣 「露友」盼完善改裝法規

近年興起改裝露營車,但台灣目前無相關改裝法規可參考。露營車業者批評,台灣法規落後,早已不符時下需求,且政府機關至今仍各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