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除鮑爾」交易升溫!美國資產遭拋售 恐引爆猛烈賣壓

國防院調查認定性騷記2大過撤職 李文忠搬出73退將背書連署

高雄女房東揭飯糰店曾承諾「有賺能漲房租」 現身喊冤:我不是惡房東

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 桃園農業局長批「實在沒道理」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農業局今赴議會工作報告,不分黨派議員擔憂美國關稅衝擊在地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目前雙邊仍在談判,尚無具體影響,不過台灣農業對美呈現貿易逆差,32%關稅實在沒道理,已積極向中央反映地方心聲,另會協助地方爭取中央相關補助轉型或轉銷。

農業局調查,桃園農產可能受關稅衝擊的作物有吳郭魚和茶葉,前者年銷美國3千多噸,年產值達3.3億元,後者一年約70噸,年產值約2千萬元,但整體農產品進口輸出,還是從美國進口居多。

桃園市議會不分黨派議員關心美國關稅衝擊問題,議員陳美梅、徐玉樹、李光達和魏筠擔憂美國關稅影響農產品外銷;議員楊朝偉、吳進昌、黃崇真和舒翠玲擔心零關稅會讓美國農產大舉傾銷,自給率不足也會也糧食危機;議員彭俊豪則呼籲市府扶植在地產業創造品牌價值,穩定內需與拓展外銷市場。

陳冠義表示,台美貿易順差是科技業,農業是貿易逆差,課徵高關稅,實在沒道理,也萬萬不可拿雙邊農業零關稅作為談判籌碼。我國加入WTO時,已開放14萬噸稻米進口零關稅,若再開放美國米零關稅,不僅稻農,稻作相關產業都會受到嚴重衝擊。

另外,針對可能的關稅衝擊,中央已編列180億元協助產業轉型、冷鏈、加值或轉銷,市府會協助業者爭取相關經費,提升在地產業國際競爭力。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嚴重衝擊我國農業,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認為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實無道理(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川普 桃園 漁民 農業 農民 關稅

延伸閱讀

受川普關稅政策影響...中國復古掌機製造商暫停出貨至美國

卓揆:台灣在最優先談判行列 已備妥方案對美交涉

巨鎧:受惠川普關稅 獲美商逾300萬美元訂單

歸咎美國發起貿易戰 中國對內宣傳打愛國牌

相關新聞

卓揆:台灣在最優先談判行列 已備妥方案對美交涉

美國暫緩對等關稅90天,針對台美談判何時再度啟動,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台灣在優先國家行列,現已備妥所有談判方案,隨時準備下次任何形式的談判,當然也會在9月前談;針對立委要求政府宣示對美關稅失望,且不報復不等於該全面投降,卓說,台灣不會向任何國家投降。

黃國昌拋在野搭建平台應對關稅衝擊 管中閔出任召集人

面對美國政府對等關稅衝擊,藍白兩黨領袖今天共商國是,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提出多項訴求,包括在野黨合作搭建平台,提出民間版衝擊...

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 桃園農業局長批「實在沒道理」

桃園市農業局今赴議會工作報告,不分黨派議員擔憂美國關稅衝擊在地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目前雙邊仍在談判,尚無具體影響,不過台灣農業對美呈現貿易逆差,32%關稅實在沒道理,已積極向中央反映地方心聲,另會協助地方爭取中央相關補助轉型或轉銷。

美對等關稅衝擊 農業部加碼補貼貸款額度及利息

美國於台灣時間4月3日凌晨宣布調整對台關稅32%,之後宣布暫緩高關稅措施90天,關稅由32%下降至全球通案性的10%。農業部表示,這兩周內已與蘭花、毛豆、茶葉、吳郭魚、鱸魚、鬼頭刀及遠洋漁業者交流對談,彙整相關意見以精進方案,包含加碼利息補助6個月,補貼貸款利息最高達0.75%,最高補貼貸款額度舊貸及新貸額度2000萬元。

因應川普新政策 管中閔籲政府做好這件事

美國總統川普打關稅戰,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日前受台灣民眾黨之邀演講,以「當蠻牛闖進瓷器店」為題,分享他對川普新政策所造成影響的看法,他昨晚在臉書摘錄重點,他表示,台灣目前面對最大的風險來源就是美國和中國大陸;但政策上如果一面倒向美國,將使我們完全喪失對美的迴旋空間,只能任人予取予求,也可能使台灣的利益淪為「被交易」的標的。

【專家之眼】880億元產業支持 有記得大陸台商嗎?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是我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中美從貿易戰一路打到現在發展成關稅戰,尚難確知貢獻順差最多、也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