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給自己留餘地」習近平決意硬摃美國 外媒:川普恐須先打電話

只為入鏡拍照!阿里山「鏡頭君」清晨遭襲擊 年輕人夜衝轉鏡頭還比YA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114會考數學/搶分看這!近3年命題趨勢解析 出題率100%單元必熟讀

114年會考即將登場,圖為考場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14年會考即將登場,圖為考場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會考將至,每年寫會考考前數學重點整理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如果有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題目越來越「生活化」,也就是把生活中需要理解的數學放在題目裡,讓學生發現學數學不再是無用論(很多學生說長大後除了買東需要數學以外,其他都不用數學)。

一、從幾何講起:

抽象的幾何圖形有在逐年減少的趨勢(108年10題、109年10題、110年8題、111年7題、112年7題、113年6題)。抽象的幾何題是前進A++的決勝關鍵(通常幾何圖形比較難),也就是說如果目標只有A或A+的同學可以「稍微」放掉會考最後幾題最難的幾何題。(近三年選擇題題組題型都放在最後兩題,幾何題型都在題組題的前面。)而把重心放在其他比較簡單的題目跟非選擇題。(一題非選題三分比重大約是兩到三題選擇題。)

二、選擇最後兩題的題組:

近三年最後兩題「生活化題組」111年燈管發光效率、112年高齡人口比例、113年理想體重計算,這些題組不外乎就是看圖說故事,也就是題目裡面有公式要會套用(111年發光效率公式、113年理想體重公式)。因此今年應該在最後兩題也是考題組題型,同學們要注意公式的說明與如何套用。

這讓我想到幾年前我跟學生說:「很多人現在連電器或手機的說明書都看不懂,以後考試應該會把說明書或是生活規範出在考題上。」果不其然除了題組題開始出這種題目,近三年的111年第十六題「逃生設備安裝示意圖」、112年第十一題「咖啡因含量標示圖」、113年第十四題「交通工具碳排放量」,這些題目都在提醒學生如何用數學把話說清楚。

三、非選題部分:

非選題的重點在於如何看懂題目把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用數學列式表達。聽清楚喔~重點是表達而非答案,也就是說過程如果正確但計算錯誤依然會有部分給分,但如果過程錯誤答案正確卻是沒有分數的。

我常常問很多學生如何把答案算出來的,但學生總是無法清楚回答其計算過程及為何這樣算。這跟作文一樣需要練習詞語上的表達讓閱卷者可以了解其思考脈絡跟邏輯分析,所以上課聽老師把過程寫出來內化成自己的過程很重要(同學往往看得懂詳解的內容,但要同學寫出過程來卻無法完成)。如同相同的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表達方法或是看法一樣,需要明確寫出來。

四、出題率百分百單元:

標準分解式(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二次方根與畢氏定理(二次方根四則運算與畢氏定理的應用)、相似三角形(三大相似、兩邊中點連線定理)、幾何推理與三心(外心、重心、內心、外心角度問題、直角三角形外心與內心問題)、機率與統計。

五、高出題率單元:

聯立方程式、三角形的基本性質(五大全等、尺規作圖、邊角關係、外角定理)、圓形(圓心角、圓周角、圓與線之間交兩點相切問題)。

會考本身題目不像高中分科測驗那樣艱深,一切以能夠以生活數學為主。同學們除了掌握基本功以外,切記保持平常心很重要。一個好的運動員狀況有好有壞,每天不同;但他們的目標都一樣,在比賽的那天把最好的狀況拿出來,希望你們也是。祝福各位展翅翱翔。

114會考 數學科

相關新聞

114會考自然/最後衝刺!常考重點一把抓 題型破解、B++↑得分關鍵必看

李鴻老師分析113會考生物的題目通過率最低至0.38,同時也有高於0.8的題目,而閱讀素養題的題目敘述較長...

114會考寫作/「不必訂題」模式恐愈趨困難 六級分論說、抒情這樣練

114年會考將於5月17日(六)、18日(日)舉行,寫作測驗於第一天壓軸登場,考試時間15:50-16:40,共50分鐘...

114會考自然/題目落落長!長文圖表解題免驚 1撇步抓重點更迅速

114會考將近,自然科想必是某些同學的困擾,但其實並不是沒有解決方法下面會針對各科給予各位同學建議...

114會考數學/搶分看這!近3年命題趨勢解析 出題率100%單元必熟讀

會考將至,每年寫會考考前數學重點整理時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如果有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題目越來越「生活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