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寫作/「不必訂題」模式恐愈趨困難 六級分論說、抒情這樣練

114年會考將於5月17日(六)、18日(日)舉行,寫作測驗於第一天壓軸登場,考試時間15:50-16:40,共50分鐘。《聯合新聞網》提供考前衝刺資源「寫作教室」,集結多名講師盤點不同題材的寫作技巧及評分重點,為考生掌握奪分關鍵。
寫作測驗試題採「引導式寫作」,透過各類不同形式訊息如圖例、報章新聞、問卷調查等,呈現必要的寫作資訊,同時指示寫作任務。無論試題形式為何,命題皆著重於檢測國中畢業學生表達經驗見聞和情感思想的綜合語文能力,可對應國語文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內涵。
「不必訂題」成近年趨勢
近幾年會考作文皆為「不必訂題」的模式,著重學生對圖表的理解,並期待多元論點展現。因此未來考題極有可能仍以「文字圖表化」的形式呈現,題目難度可能愈趨困難,考驗學生寫作的廣度與深度,廣度在於能包容更多寫作的切入點,而深度則有賴學生多著眼思考自身與環境、社會之關聯。
以113年會考作文圖文內容為例,可以知道題目與「標題」有關,在整理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幾種標題設計的方法,接下來則需依照題目要求設計文章段落、訂定大綱。
一般而言,作文以四個段落為常見形式,首段破題,二、三段發展主題,第四段總結,當然發展主題也可以超過兩段。
1. 首段:破題要和圖文的標題有關,可以從標題為了吸引注目而有各式設計開始談起,接著說明這樣的現象反映了媒體競爭之下,博君眼球常常不擇手段。
2. 二、三段:分享自己曾經因為標題而被吸引的事件,而且著重當時標題中吸引你注意的設計為何。
3. 第四段總結:標題若是下得好可以讓訊息被觀眾記住,但是不好的標題可能讓人解讀錯誤,或是讀完文章後深感「標題殺人」等評論。
「以小見大」深化書寫
圖表題為近年會考寫作測驗趨勢,不同於純文字的寫作說明,圖表類型寫作說明在保留更多學生自我解讀空間的同時,也增加解讀題意的難度。統計類圖表題要如何拿高分?在取材上,或許可以試著用「以小見大」的方式來處理,題材上由「個人」書寫到「社會」。
以112年會考題為例,首先可從自己看電影的經驗下筆,寫出自己對於電影題材的喜好與選擇原因,甚至是第一次觀賞電影的經驗等。
其次再從圖表擷取資訊,可利用「提問」的方式,例如:
⭢「是不是社會工作壓力大,而使得民眾喜歡選擇較刺激與奇幻的題材觀賞?」⭢「為什麼相較於感官刺激類的電影、貼近寫實的題材反而受眾較少?」
藉由思考問題的答案,逐步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前進六級分這樣寫
隨著會考題目愈來愈生活化,若想獲得六級分,只停留在記敘文書寫肯定是不夠的。寫作文不只是要會敘事,也要懂得論說與抒情,才能讓文章更加生動,且富有層次。
如何寫出一篇好的論說文呢?若要挑戰六級分,在題目並未要求「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立場」的前提下,多數同學建立論點時容易陷入「二元對立」的思考——也就是「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窠臼中。
六級分的切入點便在此,可以試著提出「部分同意」或「部分不同意」的論點——你同意這件事,但又有哪些部分覺得必須修改;反之,你不同意這件事,但其實有哪些部分是還不錯的。透過部分同意與部分不同意,讓讀者看到你多元的「思考路徑」。
至於抒情文要怎麼寫呢?抒情顧名思義就是抒發情感、情緒的文章,然而情感、情緒是很抽象的感受,如果書寫不夠細膩、具體,很難讓人感同身受,這往往也是作文只能獲得四、五級分的主因。
因此可以使用「以景寓情」、「以物寓情」的方式書寫,來類比抽象的情緒與感受,能使讀者眼睛一亮,同時更明確的理解文章中複雜又細膩的情感。
以景寓情:比如闡述比較傷心的情緒時,可以試著從天氣、季節、黃昏或夜晚等自然景象開始描繪,讓外在環境與內心感受結合,達到情景交融的作用。
以物寓情:選擇一件事物來比喻自己的感受,比如想要說明「分別」的感受,可以使用「煙火」的意象,再美麗的煙火都會有結束的時候,用以說明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雖然會迎來結束,但過程卻如煙火一般燦爛又美麗。
》》點我看所有寫作教室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