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對等關稅動盪經濟 財政部17日將公告所得稅延繳到6月

比納粹手勢惹爭議!宋建樑念建中歷史被挖出 曾偷襲親馬英九

少子化衝擊!高雄42所小學新生不到10人 這3校各僅1人報到

陳菊移出加護病房病況朝正向發展 住進自費病房1日上萬元

監察院長陳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長陳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在高醫切除腎臟腫瘤,又治療腦血管阻塞,住院迄今已逾4個月,日前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蕭美琴突南下探望,引發外界關注陳菊病情是否有變化,院方僅低調回應狀況如常。據了解,陳菊已移出加護病房,轉到自費的國際病房,1天費用上萬元。

陳菊去年底感冒到高醫就診,順便安排例行性健康檢查,發現右側腎臟有一顆3.5公分腫瘤,雖然陳菊沒有不適症狀,但高醫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早期介入治療,去年12月21日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腫瘤,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第2天即可自行下床活動,原先預計術後3至5天出院。

未料出院前一天早上,陳菊突感右下肢無力,高醫迅速組成跨科別專業團隊,1小時內完成檢查確認為左側腦血管阻塞,又立即接受治療清除栓塞,在黃金時間內妥善處置,陳菊健康狀況穩定,恢復意識後,正積極接受復健當中。

對於陳菊病情,院方列為機密保密到家,日前蔡英文、蕭美琴突到高醫探病,引發大家關注陳菊病情是否出現變化,院方雖回應狀況如常,其他並未授權說明。但據了解,陳菊病況朝正向發展,今年3月中左右已從加護病房移出,目前住進國際病房。

高醫國際病房位於高樓層,屬於健保房以外的自費病房,1天費用1萬元左右,空間寬敞,蔡、蕭兩位大人物同時探望,也能容納維安人員隨侍在側。至於陳菊何時能重返監察院崗位,醫界人士透露須視復健情況而定。

高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 陳菊 高醫

延伸閱讀

影/陳菊腦中風住高醫療養 柯建銘低調探望未見今發文「心惆悵」

探陳菊不忘大罷免 柯建銘:小學五年級立志打倒國民黨

陳菊住院治療中 賴總統已低調探視

蔡英文、蕭美琴南下探望 高醫今說明:陳菊整體復健狀況穩定

相關新聞

用心生活,用愛惜食! Tasteme 號召加入「永續社區大使」

春天,是希望萌芽的季節。Tasteme 惜食平台在 4 月 12 日,用滿滿的熱情,正式啟動一個社區永續的計畫——「2025 Tasteme 永續社區大使」活動。Tasteme 創辦人葉柏軍(Bars

台美關心穩健 外交部歡迎美亞太小組跨黨派參議員訪團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瑞克茲(Pete Ricketts, R-NE)率跨黨派參議員訪問團於今年4月1...

個別醫院總額 吳明賢:財務壓力落在醫院恐釀醫療人球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制,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55%。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院內信中將其視為最大挑戰,他今天受訪時說,健保實施30周年,因為一個政策、口號就要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很困難」,友院陸續傳出護理師不足而關病房,此時實施個別醫院總額,自己很擔心會產生「醫療人球」。

罷綠團體遭聲押6人 賴苡任嘴巴貼上綠膠帶仍要連署

新北地檢署偵辦新北市4名民進黨立委罷免案幽靈連署案,昨約談罷團領銜人、召集人及多名國民黨工、志工逾20人,經檢察官漏夜複訊,依涉犯偽造文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將立委蘇巧慧罷免案領銜人譚鎮耀、召集人王昱、國民黨板橋區黨部執行長謝慶認、書記蔡甘子、志工應大華,以及三重區黨部執行長羅大宇6人均遭檢方聲押禁見。

地球解方啟動,連結夥伴展開全年365天加速永續實踐!

由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發起的「地球解方 Earth Solutions」將於2025年4月22日(二)世界地球日正式啟動全年永續行動與解方媒合計畫。今年,地球解方以「ACT

照片看歷史/1961年飛靶射擊銅牌獎檢定 7人合格得獎

1961年4月16日,為慶祝全國射擊委員會在台北市新建的水源路靶場完工啟用,除了從該年的4月份起公開徵求會員外,委員會還舉辦了第一次的飛靶射擊銅牌獎檢定比賽,4月16日全天在靶場舉行,共7人合格得獎,除來自美國的克騰之外,其餘6人都是我國的神槍手。依得分排序,第一名為林仲修、第二名王慶瑞,陳天賜及王金生、陳尾並列第三、第四名白進添。其中夫王金生及陳尾更是夫妻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