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放假大升級!教師節納入爽翻?一線老師卻崩潰:我不想放這天

立法院於5月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四個國定假日,包括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並將5月1日勞動節納入全民放假範圍,成為所謂「4+1」放假新制,最快2025年起正式實施。
此項修法對多數民眾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多,尤其讓連假規劃更具彈性,也有助提升全民休息品質。然而,教師節納入放假引發部分民眾爭議,不少網友質疑「老師已經有寒暑假了,為何還要多一天放假?」對此,老師們也表達了心聲。
社群平台「threads」上有曾任導師與行政的教師表示,老師的寒暑假並非「爽放」或「完全不上班」,事實上,導師每天工時長達9.5小時,週工時遠超法定上限,因此寒暑假是透過平日超時工作「換來的」,且仍需出席備課、會議與各類研習;行政教師更因公文處理與行政職責,往往寒暑假仍要到校。至於專任教師雖相對輕鬆,卻通常是多年導師或行政歷練後才有資格輪任。
另一位國中老師則坦言,自己並不特別期待教師節放假。她認為,相較於休假,更希望政府正視教育現場的困境,特別是針對「管教權」的立法保障。他指出,當前教師面對班級中不斷惹事的學生時,往往受限於申訴制度與家長壓力,使得第一線老師每日如履薄冰,難以真正維護班級秩序與學生安全。
不少於學校任職的網友也紛紛回應,「我覺得老師們都高興太早,美意是放教師節,但其實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上下學期教學日(上課日)應該是要合起來滿200天」、「認同您的言論,認真覺得勞動節可全國統一放,但教師節是多放的」、「真的,比起放假,更希望建構良好的教育環境」、「說得太好了!深有同感!」
但也有人認為「寒暑假期,老師是否該進修,或上班,才公平啊」、「沒差,總得有開始才有機會改變」、「可是我想放啊」、「一碼歸一碼,妳說的那些都要做,但不代表放假就是錯」、「那您覺得這兩件事情為什麼不能同時發生呢?」、「教師節不管有沒有算為國定假日,老師都有休假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