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被凍結急壞小老闆!他開網銀戶頭存擔保金 2500萬全沒了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民眾必須嚴格審視自己收到的訊息,避免落入詐騙陷阱之中。內政部警政署分享一則詐騙案例,一名開店的小老闆接到電話,指他的帳戶捲入詐騙案件,即將被凍結,在對方層層布局和誘導下,最終帳戶內2500萬元全被轉光,帳戶也被列為警示帳戶。
內政部警政署在「165打詐儀錶板」分享案例,一名開店做生意的小老闆,在打烊休息時間接到「中華電信」的電話,對方表示有人拿他的證件去申辦門號。當事人完全愣住了,因為對方透露的個人資訊完全說對,連出生年月日都精準無誤。
當事人表示,他還沒來得及反應,對方就幫他轉接到自稱165「李國輝」的人,當即就說他捲入了詐欺事件,並且已被通緝。當事人還在震驚狀態下,對方又說金流已經查出來了,金管會已經請銀行準備「凍結帳戶」。
當事人透露,一聽到凍結帳戶他立刻著急,因為他作為老闆,還要負責進出貨、更要發薪水給員工,帳戶被凍結根本「活不下去」。對方「請示檢察官」後,願意先不凍結帳戶,但要先支付「擔保金」,只要配合就不會起訴他。
當事人表示,他一心只想保住帳戶,於是在對方指示下,去郵局、銀行辦網銀帳號,並把帳密交出,對方還傳了「收據」給他。等到當事人之後前往銀行領錢時,行員提醒他帳戶已變成「警示帳戶」,他才驚覺上當受騙,此時戶頭裡2500多萬元全被轉光了。
警政署指出,此案件中有3個典型的詐騙話術,包括假電信公司員工稱身分遭盜用,轉介假檢察官、警察處理;謊稱被害人涉及刑案遭通緝,需付「擔保金」才能免於凍結;要求開立新網銀帳戶,並提供帳密。
警政署傳授民眾識破、預防詐騙的5個小撇步,包括:
1、「檢警」不會電話聯繫扣押財產事宜。2、「檢警」要求開立銀行帳戶、開通網銀服務,就是詐騙。
3、「檢方」來電話說要交付保證金,一定是詐騙。
4、接到公家或私人機關來電,先掛斷,再查證訊息正確性。
5、接到不明電話,有任何疑慮,務必撥打165詢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