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未歇 學者:台灣需新經濟策略與配套因應

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之際,賴總統就職滿周年,兩岸經貿何去何從備受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主任徐遵慈說,賴總統520講話未提及兩岸關係,且近期拋出願與大陸在對等關係下恢復交流,從較正面角度來看,是為兩岸經貿設下停損點。而在國際局勢不確定背景下,包括成立主權基金、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移工和能源等問題,台灣需提出新的經濟策略與更完備的配套措施因應。
政大國關中心21日舉辦「賴總統執政周年的美中台關係評估與展望」研討會。徐遵慈在會上表示,賴總統上任後,兩岸關係經貿急凍,加上政府近年推動去分散市場和去風險化,這導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比重降到新低。同時,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也降至新低。不過,從另外一角度來看,這也表示說台灣正逐漸失去大陸市場。在此之下,一旦失去大陸市場哪些地方可取代便非常重要。
徐遵慈接著提到,賴總統520講話中未特別提到兩岸關係,並且賴總統近期也拋出願意與大陸在對等關係下恢復交流,基於此,從較正面的角度來說,這也算是為兩岸的經貿設下停損點,台灣產業界或經貿界都有若干期待。
談及主權基金,徐遵慈說,雖成立主權基金在過去已討論許久,但在此時決定成立符合國際潮流。不過,各界更關心的仍是主權基金的規模、透明度,還有負責單位是誰,是否依法依規運作沒有灰色地帶。她稱,目前央行表態傾向不願主導,還需待立法院等的各方意見提出。
徐遵慈再指,在對等關稅問題下,賴總統在演說中也對台灣企業、產業焦慮作出回應,提到未來對外拓展經貿市場,不會只專注在美國。然而,在美中外,下一步台灣要前往哪裡,賴總統是否延續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與非洲計畫,又或是近期冒出的中東經濟體市場,是否能成為台灣下個投資要點,這些都被視為關鍵。
另,徐遵慈說,新南向國家也是所謂的Global South,新南向政策要如何的延續,是否賦予新意,這非常重要,但從去年至今未看到政府對新南向政策或其他重要東南亞國家(尤其是印度),有較完整的後續經貿合作,或是些相關經貿產業連結的重要政策等。尤其在當前川普對等關稅若實施,勢必會造成另一波全球的供應鏈的轉移,台灣需要提出新的經濟策略。
徐遵慈強調,台灣的供應鏈除大陸外,其實大量放在新南向國家,所以若沒有真的要「脫中入北」,這些現有合作國家都應增加各種量的合作,要以政治之外的務實角度來談。
此外,徐遵慈提到,去年賴總統提出五大信賴產業與亞洲資產中心等政策,如今滿周年,希望能看到較為明確的成果。而現階段,在全球經濟成長下修、地緣政治升溫的背景下,如何調整綠能、碳交易等策略,也成未來政策關鍵,能源問題若能更穩定,有助減少產業的外流。同時,不論兩岸情勢緊張與否,台灣經濟安全相關法規仍待健全,目前僅靠個別法案因應對陸風險,難以支撐全面防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