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怎麼睡覺?」川普擠牙膏式宣布新關稅 中經院長預期台灣關稅落在這區間

新北溺水男救不回…再傳4消防1義消落水 3人命危救回2人

丹娜絲颱風重創雲嘉南 老師提醒分科測驗考生不要影響心情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在7月11、12日登場。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在7月11、12日登場。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大學入學分科測驗11、12日登場,台南女中、家齊高中及南二中報考人數都略減,但南一中報考人數增多,接近6成,也是分科測驗實施以來報考人數最多一年。老師提醒考生,距考試僅3天,除了保持作息正常外,建議不要再做新的題目,把過去2、3年來的考古題、模擬考題目拿出來複習,若有不會處就問老師,不要再浪費時間。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今年邁入第4年,也首度考數學乙。老師指出,分科測驗第1年出現低分高就現象,第2年吸引許多人報考,但發現並沒有這樣的情形,也因為隨著分科測驗趨於穩定,也恢復到如過去指考班,若個人申請上理想科系就去讀。

台南女中今年分科測驗有302人報考,約占畢業生4成5,較去年約5成少;台南二中有230人,也較去年少60人。家齊高中有114人報名,少於去年141人。不過,台南一中報考人數399人 ,比率59.6%,也是4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年。

南女中教務主任胡瑞原表示,今年各校個人申請名額有增加,較多學生申請上理想大學與科系,因此該校拚分科測驗人數減少。去年受AI浪潮影響,理工科學生都選擇就讀電機、資訊等與AI、半導體等膝關科系,但今年回穩,該校選擇生物醫學相關科系增多,單是醫學、中醫、牙醫就有22人錄取,其實生醫與AI結合也是趨勢,學生的選擇也有更多空間。

家齊高中教務主任吳文祥等人表示,該校今年應屆畢業生有較多學生參加獨立招生,包含國防院校、警大、警專,也因分科測驗趨於穩定,沒有低分高就現象,更多學生選系不選校,只要上了熱門科系後,就準備就讀,不想再拚分科測驗。

台南一中校長廖財固說,該校今年有較多學生參加分科測驗,主要是許多頂尖大學還有許多名額,而學生認為自己還可以考得更好,可以上更好的大學和熱門科系,因此再拚分科測驗。由於周五就要考試,他提醒考生,不要因為丹娜絲颱風影響而心情受影響,應把情緒穩定下來。建議考生把過去2、3年來的考題拿出來複習,瞭解題型和考試趨勢。若發現不會處,趕快問老師或和同學討論,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問題上。

南二中教務主任涂益郎也建議考生,不要浪費時間在新概念問題上,考古題等過去做過題目拿出來複習及理解,而數學甲原本就較難,無須再寫太難的題目,以免打擊自己的信心。

南女中教務主任胡瑞原說,考分科測驗的學生撐到現在已是壓力的頂點,愈給自己壓力,反而會失常,這幾天作息正常,以以平常心複習最重要。

科系 台南 南一中 114分科測驗

延伸閱讀

高三生升學最後關卡!114分科測驗最齊全攻略 從報名到考試規定一次掌握

整理包/114年分科倒數衝刺!首次加考數乙 8科重點、答題技巧全收錄

114分科測驗衝刺/大罷免、核電可能入公民考題 面對關鍵題學會精煉15字

114分科測驗衝刺/地理科掌握跨冊連結 多練手寫、繪圖結合概念

相關新聞

丹娜絲颱風重創雲嘉南 老師提醒分科測驗考生不要影響心情

今年大學入學分科測驗11、12日登場,台南女中、家齊高中及南二中報考人數都略減,但南一中報考人數增多,接近6成,也是分科...

分科測驗3.9萬人報名 選考4科人數最多占逾4成

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11日、12日登場,有3.9萬人報名,比113學年略減;選考科目以數學甲2.3萬人最多,新增的數乙...

3.9萬名考生注意!114學年度分科測驗 今起開放應考資訊查詢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7月11日(五)至7月12日(六)舉辦,總計約3萬9000餘人報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表示,應考...

高三生升學最後關卡!114分科測驗最齊全攻略 從報名到考試規定一次掌握

申請入學已於6月12日放榜,對未錄取、成績未如預期,或志願未竟的考生而言,分科測驗將成為最後一搏的重要戰役。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至12日舉行…

整理包/114年分科倒數衝刺!首次加考數乙 8科重點、答題技巧全收錄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在7月11日(五)與7月12日(六)舉行,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首次加考的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聯合新聞網》分析整理8科考前重點,助考生掌握趨勢奪高分。

114分科測驗/自然科考前總整理!掌握命題趨勢、題型和時事 跨科題也能輕鬆解決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1日(五)與12日(六)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數乙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