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揭台美談判必考題 美規車、農產品、輸入許可制都被點名

各界關注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近況,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指出,每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美方期待和相關議題逐漸擴增,要求也會升高;她並透露,台美談判觸及美規車、農產品進口、輸入許可制等「必考題」,但我方皆秉持維護國家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進行協商。
鄭麗君今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政務委員兼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農業部主秘林家榮,在行政院舉行「美國對等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說明記者會」。
鄭麗君表示,台美持續努力磋商,上周就有兩次視訊會議,目前台灣對等關稅稅率暫時從32%降至20%,但20%並非政府追求的談判目標,將持續爭取更好且合理的稅率,符合民眾與產業界期望,屆時也會赴國會說明談判進度。
鄭麗君回顧,台美雙方歷經4輪實體談判、10次視訊,談判始終有正面發展,而未能達成協議是因時間因素,另因台灣為美國貿易第6大逆差國,9成逆差來自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涉及美國貿易擴張法232條款調查,美方還在持續發展中,因此需要有更多時間討論供應鏈合作。
針對談判過程,鄭麗君表示,對全球各國而言,這是「非傳統經貿談判」,過去曠日廢時如今卻被高度壓縮,必須在極短時間內進行內部協商,她自2月至今已開了300場會議預作準備。
她說,自4月2日啟動談判以來,已針對貿易便捷化、經濟安全、擴大採購投資展開討論,雙方並就未來要達成的框架協議,逐條逐項進行磋商,除了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溝通,也尋求美國商務部就美方調查的232條款,就未來政策走向及可能合作溝通。
她坦言,這場談判也面臨各國談判進度帶來的變動性,事實上,每次赴美談判都有新變化,美方期待和相關議題逐漸擴增,要求也會升高;對於開放市場,美方每年都會針對各國公布非關稅貿易障礙報告,美方長期關切我國的項目包含美規車准入、農產品標準、輸入許可制度,都是「必考題」。
鄭麗君說,但依國際慣例,現階段無法說明細節,但我方面對以上談判課題,皆秉持維護國家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進行協商;之所以無法全面對各界報告,是希望維繫最好談判結果,如果過度揭露底線,可能會影響談判結果,但也要面對談判變動下秉持的原則。
▪ 懶人包/重啟核三吵什麼? 爭議點、怎麼投、通過門檻一次看懂
▪ 整理包/第二波罷免名單出爐!823投票 7名立委選區報你知
▪ 24+1全數安全下莊 726罷免投票結果看這裡
▪ 圖解罷免/支持度消長、投票率 726罷免細節全在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