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新台幣四月持續升值。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四月持續升值。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幣近期大幅升值,讓市場投資氣氛再度升溫。一名網友表示,兩位知名分析師對台幣升值的看法南轅北轍,一人認為對股市不利,另一人卻喊利多,讓他一頭霧水,引發網友群起討論,其他人認為兩派說法都有道理,主要只差在時間尺度不同。

出口商爆恐慌性拋匯潮,加上中央銀行未積極阻升,新台幣匯率30日盤中闖破32元大關、重返31字頭,終場狂升2.12角,收32.017元,連四升並創近半年新高。新台幣匯率在4月上演暴衝戲碼;匯銀主管說,新台幣匯率從3月底的33.182元,如搭直升機般上漲至32.017元,就快攻破32元整數大關。過去一個月,匯價累計狂升1.165元,升幅高達3.64%。

一名網友PTT發文指出,「台幣狂升值,結果兩個分析師有不同結論」。其中,陳龍認為台幣升值會打擊電子股出口,對台股構成利空;而郭哲榮則表示台幣若是「緩升」,將有利於吸引外資進場,是對股市的利多。面對兩極觀點,原PO忍不住提問:「這到底哪個才是對的?」

留言區迅速引發兩派熱議,有人認為雙方其實都沒有錯,只是時間尺度不同。有網友指出:「短期會推高股市,但長期出口競爭力下滑就是隱憂」、「短多長空」、「匯率穩定才能真正受益,不然出口商受不了」。也有網友表示,外資回流本就會造成台幣升值,並非刻意操作,像是「外資感謝做球賣爽爽」或「純炒匯未必會進股市」等看法亦不在少數。

此外,許多人懷疑背後有央行介入調節,留言直指:「央行直接不穩匯了」、「怕被美國認為操縱貨幣」,甚至有人諷刺道:「這不是緩升,這是人為干預」。

儘管分析師各執一詞,但不少網友持務實態度,認為「看你信誰而已」、「買股票賺錢就是對的」、「分析師本來就說得很誇張才吸引會員」。也有網友提醒大家要有獨立思考,表示「匯率只是其中一環,股市還有資金、基本面、國際情勢等因素,不可能單一決定漲跌」。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PTT 分析師 台幣 台股 外資 美國 郭哲榮

延伸閱讀

00918持有650張股息高達45萬!投資人「活越久領越多」:8年後就完全回本

00878今揭本季配息數字!縮至0.4元?替0056開起高股息ETF降息第一槍

00878「逆風前進」本季擬配0.47元!存股哥領6萬3:所有股息會繼續全部投入

左手給右手?00918配息結構直接攤開給你看⋯股利僅19%

相關新聞

美債ETF又跌…且長、短天期通殺!匯損、折價、恐慌「全餐吃到飽」?

美債ETF又跌了!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請益,指出短債00719B、長債00679B雙雙重挫,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台幣升值導致的匯損」正在發酵,甚至推估「就算殖利率繼續降,也補不回匯差了」;這篇貼文引發

股市怎麼漲成這樣?空軍傻眼怒問「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引網友狂刷留言

4月放空10口微台期,如今台股強彈,讓原PO震驚喊話:「股市真的能這樣一直漲嗎?我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 股市一路噴漲 空軍懊悔認錯 原PO在PTT股版貼出自己4月放空的對帳單,坦言「沒

該繼續定期定額嗎?他美股慘賠「不敢看」 網勸:會怕就改定存

隨著台股與日股強勢反彈,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身投資組合並詢問是否應繼續定期定額操作,引發鄉民熱烈回應。有網友力挺持續定投、甚至鼓吹「歐印進場」,也有人認為若會擔心就該改存定存。

台幣強升衝擊債券ETF 他憂易跌難漲!網卻勸趁跌加碼

近期新台幣升勢猛烈,讓不少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備感壓力。網友點出,即便美國長債殖利率走低,理應帶動債券ETF價格上漲,但20年美債ETF與投資等級債反而雙雙下跌,歸咎主因是台幣單日強升逾1%,並警告若升勢持續、甚至突破27元關卡,加上市場對經濟衰退與美債誠信風險的擔憂,債券ETF恐面臨「易跌難漲」的艱困局面。

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新台幣近期大幅升值,讓市場投資氣氛再度升溫。一名網友表示,兩位知名分析師對台幣升值的看法南轅北轍,一人認為對股市不利,另一人卻喊利多,讓他一頭霧水,引發網友群起討論,其他人認為兩派說法都有道理,主要只差在時間尺度不同。

股市「多空都做」才會賺大錢?網唱衰現實殘酷:當心雙巴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上任,帶來一連串轟動國際的政策,也導致全球股市發生劇烈變化,有投資人認為「應該多空兩邊同時做才會賺大錢」,對此其他人則分兩派看法,有網友認同「多空雙向賺兩倍,理論上真的比單邊快很多」,但也有人認為,現實沒有想像中簡單,這麼做非常考驗操作技巧,否則人人都是世界首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