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換台灣失落20年?他曝「利率政策是關鍵」:景氣恐反轉

近日新台幣大幅升值,引發投資人回憶起美國及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導致日本開啟失落的20年。有網友針對「廣場協議」引發的日本泡沫經濟進行解析,認為泡沫成因並非匯率升值本身,而是利率政策的轉向,並警示台灣若台幣升值過快、出口產業受衝擊,將面臨內需萎縮、景氣反轉的風險。
1985年9月22日,在反日情緒推動下,美國逼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以聯合干預的方式促使美元貶值,廣場協議導致日本企業失去出口競爭力,引發泡沫經濟,為日本帶來「失落的20年」。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指出,廣場協議簽署後,包含英、法、德、日等多國幣值皆出現約50%升值,但僅日本出現嚴重泡沫。他分析,日本當年為刺激內需、因應出口衰退,從5%大砍利率至2.5%,之後又為防過熱調回5%,結果引爆泡沫破裂。他強調,日圓升值僅是導火線,真正關鍵在於利率政策的劇烈轉向;而台灣現階段利率空間有限,不太可能重演日本老路,但若出現快速升值、出口企業倒一片,「內需也會跟著倒」。
該貼文引來大量網友留言討論,正面意見指出:「匯率升值有臨界點,過頭實體經濟撐不住自然會反轉」、「當年台灣也升值過,還是撐下來了」、「日股泡沫也和民族性、產業結構有關」、「台積電台幣計價成本低,漲價就可對沖升值」。
也有反方質疑:「台灣出口佔GDP比重高得多,衝擊只會更嚴重」、「日本還有強大內需和完整工業體系,台灣什麼都靠出口」、「房市、旅遊業都撐不起來,內需根本沒救」、「台積電資金正外移美國,升值只是加速外流」。
不少網友則指出,升值可能引發資金炒房、消費外溢:「大家只會拿升值台幣出國玩」、「買進口貨買爽爽,台灣旅遊業反而更慘」、「熱錢匯進只會炒一波又跑掉」。另有觀點認為,當前台灣央行調控工具受限,難以應對資本流動壓力,若失業率上升、出口衰退,台幣可能快速反貶。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