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將揭曉⋯他猜15%已是最好結果!網看好台股走勢向上

網友熱議關稅放榜後台股走勢。報系資料照
網友熱議關稅放榜後台股走勢。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喊話將對剩餘貿易夥伴課徵15%至20%的關稅,尚未開獎的台灣是否也落在此範圍引發討論。一名PTT網友針對此新聞發文直言,「意思是不是台灣最好的結果就是15%了?」更進一步好奇,若公布結果為15~20%,台股會因此「大漲因為比32%低很多」,還是「大跌因為匯率升值再加關稅」?該篇貼文隨即引來各派網友熱議,部分人看好股市短期利多反應,也有人認為「空歡喜一場」,實質影響仍偏悲觀。

根據媒體報導,川普已對22國開徵最高50%關稅,最新則表示將對其餘貿易夥伴實施15%或20%稅率,台灣是否在名單內仍未明朗。政院回應則強調與美方持續磋商、爭取最佳條件。由於過去台灣傳出可能面臨32%關稅,使得「15~20%」被視為潛在「好消息」。

原PO轉貼該篇新聞,並好奇詢問「若放榜成績是15-20%,接下來台股走勢為何?」其他網友表示「比日本韓國還低就是利多」、「台灣如果真的15%,算大勝」,還有人預測「15%直接噴上去」、「台股來根1000點紅K」。另有一派則對行情保持保留,認為「猜來猜去沒意義」、「市場怕的是未知,不是高低」,甚至有網友直言若結果已達成,「民進黨早就鑼鼓喧天了」,現在還不公布恐怕「不是利多」。

討論也延伸至關稅結構與匯率變數,有人指出「15%還得加上台幣升值」、「總加起來根本又回到32%」,提醒不能僅看名目稅率。部分網友則質疑「15%是基本稅?還會再加?」另有網友以「汽車、農業等傳產會很痛」示警,表示即便不是最壞結果,也未必對所有產業有利,更有人戲稱「匯率一操盤,什麼都能補回來」。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稅率 川普 台股 匯率 PTT

延伸閱讀

10月電費漲定了?台電千億撥補又落空 電價委員:恐提全面調漲方案

14家金控6月賺638.4億元 法人投資目前看好這兩檔

「聰明錢」追價族群喊衝 兆豐金、文曄等將帶領大盤挑戰前高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輿論分兩派開戰:錢先提領出來再說

相關新聞

美國進口車0關稅?他憂「台灣汽車供應鏈瓦解」被酸爆:沒競爭力就倒一倒

美國即將公布對台灣的關稅政策最終稅率,據傳美方態度強硬,美國進口整車關稅極可能直接降到零,雖然調降關稅對消費者是正面消息,但若對所有從美國進口的車都零關稅,將會導致台灣汽車產業供應鏈全面瓦解。PTT有網友直言,此舉可能毀滅台灣汽車業,想不到其他人卻不挺,還反過來狠酸「沒0保護與補助就活不下去的就倒一倒吧!」

立院三讀通過普發1萬!PTT熱議「對台股影響」:政治買票短空長多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11日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勞工安定就業、強化國土防衛能量等,以及發放現金每人1萬元,總金額為5450億元,刪除台電1000億元補助,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元。

台灣關稅將揭曉⋯他猜15%已是最好結果!網看好台股走勢向上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喊話將對剩餘貿易夥伴課徵15%至20%的關稅,尚未開獎的台灣是否也落在此範圍引發討論。一名PTT網友針對此新聞發文直言,「意思是不是台灣最好的結果就是15%了?」更進一步好奇,若公布結果為15~20%,台股會因此「大漲因為比32%低很多」,還是「大跌因為匯率升值再加關稅」?該篇貼文隨即引來各派網友熱議,部分人看好股市短期利多反應,也有人認為「空歡喜一場」,實質影響仍偏悲觀。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