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擁核才能嚇敵人?日本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大牙無預警宣布離婚!5年婚姻劃下句點 發文認感情「1事」最難察覺

國內驚傳首例智慧型盜刷集團 非法APP騙過刷卡機…3周猛刷2000萬

關稅轉嫁消費者!美民眾驚呼「物價漲1.5倍」…網酸:自己選的活該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意圖促進製造業回流,但有民眾在沃爾瑪發現兒童服飾價格從6.98美元漲至10.98美元,約漲1.5倍,引發網路討論。

一名網友PTT上轉貼新聞並反諷「通膨安啦!增加的費用都由出口國支付,我大美麗只要坐著收錢,MAGA!」,嘲弄官方說法與實際物價感受的落差。

留言區不少人直言「自己投的自己負責」、「活該美國人買單」,認為關稅最終必定轉嫁給消費者,有人點破「賠錢生意沒人做」、「使用者付費天經地義」。部分網友用嘲諷語氣模仿川普競選口號,「Make price higher again」、「CHINA PAY!」,並笑稱這做法形同消費稅,負擔全落在國內民眾身上。

也有網友批評美國選民缺乏基本經濟常識,「出口商怎麼可能吸收全部關稅」、「還傻傻以為中國會付?」有人拿台灣汽車高關稅比喻,指出國際貿易中成本必然由進口商與消費者承擔。另有分析認為,短期內零售商可能吸收部分成本,但一旦有業者率先漲價,其他同業會迅速跟進,形成全面物價上漲。

部分留言則將矛頭指向川普政策,批評是「劫貧濟富」、「搶劫全球順便搶美國人」,甚至有人戲稱「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也有觀點認為,關稅不只會推升物價,還可能造成供應鏈收縮,長期導致商品供給減少、價格進一步飆升。

雖然官方CPI數據顯示通膨溫和,但不少網友質疑統計與民間感受落差過大,並預期關稅效應將在年底或明年全面反映到物價上。討論中不乏對美國社會階層差距、國際談判策略的延伸批評,顯示民眾對「誰該付關稅」這題,早已不只是經濟學問題,更是政治信任與選民素質的辯論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通膨 美國 物價 消費者 川普 PTT

延伸閱讀

台積電衝上1200元…台股連5天創新高!郭哲榮:台股這波「得了不會跌的病」

鴻海(2317)快衝200元…與東元強強聯手!達人:電力空調到伺服器一次打包

ETF人氣王00878實際配息金額出爐 8月18日除息

00918績效比00878、00919好很多!專家曝勝出關鍵:靠AI拉抬

相關新聞

全球高鐵多虧損「僅台灣賺錢」⋯網揭關鍵!憂宜蘭、屏東站效益不佳

台灣高鐵近年營運穩健、持續獲利,今年第二季EPS 0.29元。網友熱議,高鐵在地理與市場條件上具有優勢,打下健全財務結構,惟規劃新建宜蘭站、屏東站位置偏遠,恐影響使用效益,引發其他人討論。

台積電外資目標價1400太保守?達人用公式算出天花板:可能還會上修

「倫敦君」表示,台積電的目標價包括摩根士丹利喊出1388元,高盛喊出1370元,這些目標價其實都偏保守。因為從觀察過去就會發現,分析師常常會「慢半拍上調」,當股價漲了,就再補一段上修,這樣就永遠不會出錯。

「忙著數錢」這盤隨便買隨便賺!直雲:今鴻海、台達電、台燿…非常強勢

一早就忙著數錢 這個盤隨便買隨便賺 美國昨天的消費物價指數PPI爆表,通膨擔憂再起,結果美股也沒有什麼跌,利空不跌,只能說這個盤強到爆炸!重點還是現在氣氛良好,大家都在做多。 台股今天的盤

若汽車關稅降至0…裕隆非最慘而是國瑞?網分析:CC一台神車賣贏對手全系列

近期台美關稅談判傳出可能開放美規車進口,引發車市熱議。雖然不少人第一時間認為裕隆會首當其衝,但有網友分析,裕隆主力客車已經不是市場量級前段班,真正衝擊最大的恐是國瑞。 PTT網友分析「裕隆這幾年

鄉民熱議「百元翻千金」潛力股清單!網曝關鍵:抱不抱得住

投資選股是一門大學問。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千金股雖然不少,但多數都是從200元、500元以上起漲,他想找的是從100元左右、低基期快速飆到千元的股票,類似近年華城、材料、奇鋐的代表作,並排除花數十年才達標的個案。他提到金像電雖然已從百元以下衝到近500元,但業績爆發力似乎不如前三檔,想請教市場上還有哪些具潛力的標的。

台塑虧損仍調薪2%!網酸「利空」: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台塑集團在石化景氣逆風、上半年四寶罕見全數虧損情況下,仍拍板自7月1日起為員工調薪2%,平均薪資突破6萬元。PTT股板網友分享新聞並感嘆「暖心老闆」,直言即使公司虧錢,總裁王文淵依舊拍板加薪,讓他懷疑「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