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否認合解金僅30萬…巨業公車撞死東海女大生 律師曝簡訊:只願再出3萬7

南橫一家五口墜谷…李男意外險400萬「1理由」恐遭拒、微型保險也領不到

狗狗獨留飯店以為自己被拋棄 見到飼主「失落臉→尾巴搖成螺旋槳」超反差

台塑虧損仍調薪2%!網酸「利空」: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台塑四寶近一個月股價震盪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塑四寶近一個月股價震盪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塑集團在石化景氣逆風、上半年四寶罕見全數虧損情況下,仍拍板自7月1日起為員工調薪2%,平均薪資突破6萬元。PTT股板網友分享新聞並感嘆「暖心老闆」,直言即使公司虧錢,總裁王文淵依舊拍板加薪,讓他懷疑「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台塑集團14日正式敲定員工調薪2%,以台塑企業基層員工每月平均薪資約新台幣59,190元估算,調整後每名員工月薪增加1,190元,首度突破6萬元。調薪方案將回溯至7月1日生效。

不少網友對此舉表示肯定,認為在通膨環境下,企業願意加薪屬難得,「佛心公司」、「了不起!負責!」的留言不斷,也有人羨慕「今年才加薪3500」,或形容台塑像「養老集團」,長年保障員工福利。但也有人提醒,2%漲幅實際約1,200元,「比通膨還低」,對感受幫助有限。

批評聲則集中在財務與股東角度,質疑虧損仍加薪是「慷股東之慨」、「養肥貓」,甚至有人直言「這就是虧損的原因嗎?」並點出平均薪資數字是將資深高薪員工計入,與實際中位數差距大。有股民抱怨長期持有台塑不僅沒賺還可能虧損,加薪消息對股價恐反成利空。

部分網友則持中立態度,認為加薪是企業留才必然手段,「不調薪員工自己會走」,且工會談判與管理層拍板屬年度例行制度,不應單純與虧損直接劃上等號;也有人指出,傳產今年還能加薪已算不錯。

今年石化業景氣空前逆風,加上關稅、匯率等挑戰,台塑四寶上半年罕見全面虧損,合計淨損約213.2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獲利156.83億元,由盈轉虧。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台塑四寶 台塑 PTT

延伸閱讀

降息行情發酵!非投等債ETF誰最會配?00945B費用率最低、穩定月月領息搶眼

台泥爆虧110億仍吸買盤?網曝「是逢低布局時機」:俄烏若停火將成利多

台達電(2308)股價狂飆...下檔千金股?專家分析合理價:短線注意長線看漲

大盤漲不到1%…這類型ETF直接翻倍漲幅!00952衝近2%搭上AI順風車

相關新聞

台塑虧損仍調薪2%!網酸「利空」: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台塑集團在石化景氣逆風、上半年四寶罕見全數虧損情況下,仍拍板自7月1日起為員工調薪2%,平均薪資突破6萬元。PTT股板網友分享新聞並感嘆「暖心老闆」,直言即使公司虧錢,總裁王文淵依舊拍板加薪,讓他懷疑「當股東不如當員工」。

宏達電1300跌到25元…有人靠放空財富自由?網:做多才有無限獲利

有網友在PTT發文回顧,宏達電(2498)股價曾從高點1300元一路下跌到25元,想知道當時是否有人靠放空這檔股票發財,或是那段時間其實有禁空令。原PO表示,自己是在2019年才進股市,對這段歷史並不

全球高鐵多虧損「僅台灣賺錢」⋯網揭關鍵!憂宜蘭、屏東站效益不佳

台灣高鐵近年營運穩健、持續獲利,今年第二季EPS 0.29元。網友熱議,高鐵在地理與市場條件上具有優勢,打下健全財務結構,惟規劃新建宜蘭站、屏東站位置偏遠,恐影響使用效益,引發其他人討論。

台積電外資目標價1400太保守?達人用公式算出天花板:可能還會上修

「倫敦君」表示,台積電的目標價包括摩根士丹利喊出1388元,高盛喊出1370元,這些目標價其實都偏保守。因為從觀察過去就會發現,分析師常常會「慢半拍上調」,當股價漲了,就再補一段上修,這樣就永遠不會出錯。

「忙著數錢」這盤隨便買隨便賺!直雲:今鴻海、台達電、台燿…非常強勢

一早就忙著數錢 這個盤隨便買隨便賺 美國昨天的消費物價指數PPI爆表,通膨擔憂再起,結果美股也沒有什麼跌,利空不跌,只能說這個盤強到爆炸!重點還是現在氣氛良好,大家都在做多。 台股今天的盤

若汽車關稅降至0…裕隆非最慘而是國瑞?網分析:CC一台神車賣贏對手全系列

近期台美關稅談判傳出可能開放美規車進口,引發車市熱議。雖然不少人第一時間認為裕隆會首當其衝,但有網友分析,裕隆主力客車已經不是市場量級前段班,真正衝擊最大的恐是國瑞。 PTT網友分析「裕隆這幾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