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繼板橋後三重區黨部也被搜索 執行長遭帶走!國民黨證實了

中橫宜蘭支線落石砸中貨車 副駕駛慘死、駕駛重傷…車頂全凹陷

明高溫30度日夜溫差大 周五起鋒面影響水氣漸增

健保署研議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 醫界人士這麼建議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健保署擬提高未經轉診醫學中心部分負擔,「這是對的」,如此增加民眾財務負擔,才能調整、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健保署擬提高未經轉診醫學中心部分負擔,「這是對的」,如此增加民眾財務負擔,才能調整、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區個別醫院總額上路,藉於醫學中心門診比率高於住院比率,衛福部健保署為降低醫中門診量,健保署長石崇良研議未經轉診就到大醫院就醫,門診基本部分負擔調高,最終目標是大醫院門診只看轉診病患。醫界表示,樂觀其成,但仍有許多細節及配套措施需要討論。

健保署統計,目前國內醫療院所收取健保部分負擔太低,醫學中心16%、區域醫院12%、地區醫院6.7%、診所8%,不及「健保法」訂定的20%,日本部分負擔是30%,直接衝大醫院則要收50%。健保將考慮提升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台灣民眾就醫可近性高、自由度高,不需像國外一定要透過家庭醫師轉診就醫,而要落實分級醫療,提高部分負擔就是十分重要的經濟手段,且提高幅度應大至民眾有感,依現行到醫學中心就醫部分負擔420元,建議提高至500元以上,最好再增加200、300元,才能真正降低門診量。

「未來若調長醫學中心部份負擔,民眾就醫自由度受限,一定會有怨言。」朱益宏說,調整部分負擔可以不用一次到位,但應逐年檢討,最好是每2年調整一次,若有需要就應調整。

「提升醫學中心部分負擔的同時,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朱益宏說,一旦提高部份負擔,民眾一次就醫花費可能需要破千元以上,甚至可能會出現自費就醫還比較便宜的現象,如此就須依靠醫院評鑑、地方衛生局督導考核,避免大醫院為留住病人而規避部分負擔。

另應該讓轉診變得更為方面,現行轉診需要醫師填寫轉診單,健保署應讓手續簡化,民眾可以安心在基層診所就醫,「因為民眾知道如果病情嚴重,醫師會協助轉診,更可以減少醫療支出」。

朱益宏說,健保署為了推動分級醫療,民國107年時,北區業務組推出「雁行專案-社區醫療合作推動計畫」、台大醫院發起星月計畫等,建議健保署應全面檢視相關計畫成效,並加強落實各層級醫院間的轉診制度,讓轉診更加順暢。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健保署擬提高未經轉診醫學中心部分負擔,「這是對的」,如此增加民眾財務負擔,才能調整、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但民眾就醫行為不容易在一夕之間扭轉,因此,健保署應詳細研擬相關政策的內容與時程的具體計畫,比如說要在幾年內達成目標等。

「醫學中心提高部分負擔,慢性病患將是一大關鍵。」洪子仁說,全國約有400、500萬名慢性病壞者,如穩定糖尿病患應在基層診所穩定就醫,除非有黃斑部病變、心血管問題等,才需轉診至醫學中心,同時提升基層診所量能、能力,增加民眾就醫信心。

健保署 部分負擔 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健保擬修特約制「薪資未達標就不給」 專家給4建議

健保擬修特約制 醫管學會籲差異化設計

對等關稅恐釀藥價飆漲 專家憂缺藥:應設彈性給付機制

醫院用電大戶減碳高難度 啟動碳盤查檢視耗能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恐使癌症用藥漲價?病團籲加碼癌症新藥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下一波對等關稅將對藥品開徵。此舉恐釀成國際新藥漲價,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因應癌症藥品漲價,衛福部嚴...

協和四接曝能源軍事風險 環團籲納軍事、爆炸模擬評估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台灣政府宣布將擴大對美採購,包括液化天然氣在內,以降低雙邊貿易逆差。不過,公民團體...

噪音眩影 彭啓明:不支持陸域風電

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綠能,陸域風機也愈設愈多,隨之而來的低頻噪音、振動、眩影也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部長彭啓明昨表態,指...

醫院個別總額 台大憂「灰犀牛效應」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上路,不少醫院院長對內信心喊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此新制比喻為「灰犀牛效應」,但只能「知其不...

醫界爆亂象…開藥考慮利潤 扭曲醫療生態

中南部各大醫院「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多時,早已擬妥配套,就有醫學中心在醫師看診螢幕巧妙地提示,於每一藥物前標示符號,「◎」...

健保署配套…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