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出俄烏和談?學者:川氏風格且戰且走 台灣須謹慎

川普政府釋出俄烏停火談判可能「不玩了」。淡江戰略所教授李大中觀察,川普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所釋放的訊息是「要戰要和,你們自己決定」。可以看出川普的風格是且戰且走,看實際反應而定,有一些即興、隨心所欲與隨時修正的特徵,台灣也必須非常謹慎來判斷美國的一舉一動。
李大中分析,俄烏和談是川普上任後外交成績單首位,從2月12日川普與普丁兩人通話開始,川普深信憑藉他與普廷的領導人的直接溝通與默契,再加上美國對烏克蘭強力施壓,可以達成全面停火目標,不過但迄今,美俄烏三方雖已於沙烏地展開數輪協商,但勉強達成暫時局部停火的共識,不攻擊對方基礎設施,針對黑海穀物協議協商後,莫斯科提出更多的前提要件,近三個多星期,呈現談判進展僵滯跡象。
此刻川普政府不排除是刻意釋放「兩手一攤」的政治訊號,意指除了美國,對俄烏而言根本找不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調停者,因為俄羅斯認為歐洲不公正、不可靠,烏克蘭也不會同意北京或其他國家扮演中介者角色;所以川普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所釋放的訊息是:「要戰要和,你們自己決定,如果都強硬不退讓,美國撤出不玩了。」
因為華府原本視俄烏衝突的解決為難度較低的任務,川普的算盤是透過領導者的直接接觸就能克服障礙,達成美國目標,包括美國順勢將戰略重心與資源移轉到其他區域、歐洲國家未來自行擔負更大安全重任、烏克蘭礦產協議可讓美國大進帳等。
不過要解決俄烏衝突,涉及相互連動的複雜因素與背後艱鉅挑戰,除了美俄的直接利益之外,也牽涉烏克蘭的前途、國際間對俄羅斯的制裁是否解除、歐洲未來對於烏克蘭安全所扮演的角色、美中俄歐間的互動等。如今在第一關就卡關,對川普的外交政策而言,如果最後美國無功而返,將是明顯頓挫。
李大中進一步分析,川普上任後,鎖定格陵蘭、巴拿馬運河、俄烏衝突、中東美伊核談判、全球關稅戰、美中戰略博弈等幾項議題,齊頭並進,但這幾項任務的難度與挑戰明顯有別。
其中,全球關稅戰、美中戰略博弈是真正大局,涉及角色眾多,牽涉的利益更為繁複,美國需要更長的時間的投入。俄烏戰爭則難度居中高,美國原本希望快刀斬亂麻,至少年中先達成全面停火協議,再圖各方能夠簽署長程和平協議。至於其他議題,美伊核談判是現在進行式、格陵蘭議題沒有進展,唯一有突破的則為巴拿馬政府對於運河議題的明顯妥協讓步。
李大中解讀,川普邏輯是美國至上,對於傳統盟友、夥伴與對手的對待差別並不特別明顯;意思是,川普希望各國瞭解,凡事都有代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要佔美國便宜。
他強調,川普的風格是雖有約略的大目標與大方向,但實際做法仍是動態調整,彈性頗大,且戰且走,看實際反應而定,有一些即興、隨心所欲與隨時修正的特徵,對此,台灣,其實也不止是台灣,必須非常謹慎來判斷美國的一舉一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