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周六上凱道 盧秀燕表態後「調不到遊覽車」

教宗葬禮 賴總統派陳建仁任特使

前副總統陳建仁(左)二○二二年九月獲已故教宗方濟各(右)頒發宗座科學院院士證章。圖/駐教廷大使館提供
前副總統陳建仁(左)二○二二年九月獲已故教宗方濟各(右)頒發宗座科學院院士證章。圖/駐教廷大使館提供

教宗方濟各辭世,教廷將在當地時間廿六日上午舉行葬禮,外交部昨表示,賴清德總統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前往教廷出席葬禮弔唁。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說,陳建仁見過方濟各六次,「是對梵蒂岡表達我們懷念及不捨的最佳人選」。

外界關注賴總統是否親赴方濟各葬禮,吳志中昨天上午表示,政府全力交涉讓總統可去,但也知道教廷有自己的國際關係考量,所以還在討論。

外交部昨下午宣布,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赴教廷出席方濟各葬禮。吳志中說,「陳建仁是我們覺得最好的」,因為陳建仁見了已故教宗六次,陳的院士證章是方濟各所頒,所以陳建仁與方濟各關係最深。

二○○五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時任總統陳水扁曾赴教廷參加追思;二○一三年方濟各就職彌撒,前總統馬英九也出席觀禮。媒體詢問,此次由陳建仁出席是否有降級情況?吳志中說,每次都有不同的作法,不管是陳前總統或馬前總統參加,「他們都並不熟悉」。

是否有來自北京的壓力?吳志中說,日前才知道教宗逝世的消息,前天才決定葬禮會在廿六日舉辦,時間上非常壓縮,可以討論的時間也不多,陳建仁是目前的最佳人選。

賴清德總統(左二)昨天前往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的教宗靈堂表達追思。記者曾學仁/攝影
賴清德總統(左二)昨天前往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的教宗靈堂表達追思。記者曾學仁/攝影

賴總統昨赴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設置的教宗方濟各靈堂追思,依照儀節,上香、獻花、獻果、獻爵,並向教宗遺像行三鞠躬禮。隨後賴總統與教會人員寒暄,感謝天主教對社會貢獻。賴總統表示,他常引用方濟各的話「一個好的牧羊人,身上要有羊群的味道」,他也是這樣期許自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黃健庭昨也到方濟各靈堂追思,朱立倫說,方濟各一生致力於推動社會公義、環境保護、宗教包容與教會改革,不僅是全球信仰者的精神典範,更是人性尊嚴的象徵。

對於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我國前往教廷出席葬禮弔唁,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紀和均認為,陳建仁是適合,但不是最優人選;雖然陳建仁和教廷關係良好,也被封為「聖騎士」,也受封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但以前例來看,若賴清德總統無法出席,找副總統蕭美琴來代表也還算維持了高度,現在是連蕭副總統都不行,得由陳建仁擔任特使,看得出來外交部的努力可能沒有得到正向回應。

吳志中 教廷 方濟各 朱立倫 梵蒂岡 賴清德 陳建仁 陳水扁 馬英九 黃健庭

延伸閱讀

教宗曾批加薩戰爭…以色列為方濟各致哀又刪文 外交部官員稱「誤發」

賴總統無法參加教宗喪禮 學者:外交部的努力沒得到正向回應

陳建仁代賴清德悼方濟各 牛煦庭:層級愈高愈好

教宗方濟各安息主懷 侯友宜赴台北總主教公署追思致意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冷眼集/預算案 政院拒融冰 其心可議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凍,行政院雖喊出總預算審查報告送來,就速送出解凍報告,卻又卡住部會報告,儘管行政院矢口否認,...

北檢前抗議綠批政治操作 蔣萬安回嗆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赴議會民進黨團說明重大提案,挨批身為市長卻帶頭違法闖北檢禁制區抗議,「教壞囝仔大小、政治操作」。 蔣回嗆...

教宗葬禮 賴總統派陳建仁任特使

教宗方濟各辭世,教廷將在當地時間廿六日上午舉行葬禮,外交部昨表示,賴清德總統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前往教廷...

【總編開箱】那一夜蔣萬安在想什麼?那一天陳水扁在說什麼?

世上最強的預言家都無法「算到」,2025年的台灣政局在第一季剛結束就已是一灘死水。民主國家遇到政局困境,沒關係,想方法解決克服,沒有過不去的檻。眼前的全台大罷免,從立法院開始悶燒、漸漸向外延燒到各擁其主的社團、火勢燎原到中央、地方及司法,仇恨疊加仇恨,4月全台宛如「火燒島」,誰是贏家?

盧秀燕選黨主席? 鍾東錦:藍縣市長議長多數支持

國民黨預計今年改選黨主席,無黨籍苗栗縣長鍾東錦昨透露,日前聽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提及,藍營九成正副議長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