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80周年 納粹追責接近尾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除了一些罪魁禍首之外,納粹殺人機器中一些「較小的齒輪」——協助謀殺者也有人受到追責。比如2022年被判有罪的Stutthof集中營前秘書弗爾希納(Irmgard Furchner)。去年終審維持判決時,她已99歲。弗爾希納於今年1月去世。她被判在一萬余起案件中協助謀殺。

促成這一案件審理的首席檢察官維爾(Thomas Will)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們的任務仍是搜尋須面對審判的人。我們仍在繼續調查集中營的情況。每座集中營都仍有大量可能仍在世的責任人,是我們過去沒有發現的。」不過,隨著年深日久,如今僅出生於1925-1928年的責任人還可能被追責。

追查責任人身份難

>一位如今已百歲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前看守受到在3300余起案件中協同殺人的指控。對維爾及其團隊而言,二戰後近80年找尋這些納粹罪犯的蹤跡,非常困難。因為僅在極少數情況下,這些人員的出生地、出生時間都在材料中。很多時候,調查人員只看到一個名字。

自1958年12月1日,納粹罪行清查中心(die Zentrale Stelle zur Aufklärung von Nazi-Verbrechen)開始工作以來,共收集178萬張寫有姓名、犯罪地點、所屬單位的個人資料卡。德國檢察機關和法院共進行了近19000起案件的審理。除了在德國國內,也借助申根信息系統以及國際刑警組織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搜捕,因為許多納粹凶犯移民國外。

謀殺沒有追訴期

對一位100歲的人進行審判,還有多大意義?他們時常已失去接受審訊的能力。維爾表示,答案是明確的。「宣判有罪本身就已非常重要,即便是遲來的。此外,對於受害者家屬而言,其意義更是極大的。」

維爾批評說,德國在二戰後對納粹罪犯的宣判太少。他表示,原因之一是普通的刑法不足以追查國家大規模犯罪的責任人。此外,當時的基本立場是,除了罪魁禍首之外,其他是被納粹誤導的協從者。

民間的「納粹獵手」

除國家機關以外,個人的努力也推動了對一些納粹凶手的法律追究。比如,在歐洲頗為知名的克拉斯菲爾德夫婦(Serge Klarsfeld,Beate Klarsfeld)就經過多年努力,找到四名納粹戰爭罪犯及幫凶的下落,並促成對其繩之以法。比如,有「裡昂屠夫」之稱的1942-1944年裡昂的蓋世太保頭目巴比(Klaus Barbie),以及將76000名猶太人、其中包括11400名兒童從法國送入集中營的裡什卡(Kurt Lischka)和哈根(Herbert Hagen)。

克拉斯菲爾德夫婦於2015年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勳章。

他們的努力也為1979年7月3日德國議會一項歷史性決定奠定基石:經過近20年有關納粹罪行追責的辯論後,德國聯邦議院決定,謀殺、種族清洗不允許有追訴期限。

戰後的追查

1945年至1946年,紐倫堡審判對20余名納粹主要戰犯進行審理。

但是,如何對約850萬納粹黨成員進行所謂「去納粹化」?

盟國同意,頂尖的政治和社會職務必須由致力於民主原則的人,或至少接受民主原則的人擔當。

但具體過程中,各佔領國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美國在其佔領區內進行了非常繁瑣的程序。他們向所有成年人發放了一份問卷,上面有131個問題,以此將德國人劃分為五類:主要罪犯、有罪者(通常是與政權關系密切的官員或軍人)、罪責較輕者、跟風者、無罪者。

現代歷史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History)的帕爾姆(Stefanie Palm)向德國之聲表示,僅1.5%的人被定性為主要罪犯和有罪者。

該歷史研究所的戈托(Bernhard Gotto)向德國之聲表示,在蘇聯佔領區內,處罰力度更大,所開除的人數更多。比如,80%的法官因納粹黨成員背景被開除。只不過,他們往往被忠於東德政府的所謂「人民法官」代替,後者沒有司法專業能力,時常作出不公正的判決。

此外,除納粹罪犯外,蘇聯秘密警察也將政治對手送入關押營。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殺人 猶太 種族清洗 納粹 集中營

延伸閱讀

師大附中生「南京出生」不能念國防醫? 藍委轟歧視:賴政府仿納粹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歷史修正主義與極權符號再現

宋建樑戴納粹臂章掀波 德在台協會讚「東方辛德勒」救數千猶太人

比納粹手勢惹爭議!宋建樑念建中歷史被挖出 曾偷襲親馬英九

相關新聞

習近平喊話歐盟 共同反對單邊霸凌

川普政府向各國祭出關稅施壓之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互致賀電,慶祝中...

二戰後頭一遭 德國總理選舉 梅爾茨第二輪才勝出

德國國會六日舉行總理選舉,基民黨主席梅爾茨六日經過兩輪投票才當選總理,未能在首輪表決跨越過半門檻,是德國二戰後首見,顯示...

梵諦岡教宗選舉今召開祕密會議 禁止境內手機通訊

衛報報導,梵蒂岡七日將召開祕密會議選舉教宗方濟各的繼任者,預計當地時間七日下午三時起(台灣時間七日晚間九時)將中斷境內所...

二戰結束80周年 納粹追責接近尾聲

除了一些罪魁禍首之外,納粹殺人機器中一些「較小的齒輪」——協助謀殺者也有人受到追責。比如2022年被判有罪的Stutthof集中營前秘書弗爾希納(Irmgard Furchner)。去年終審維持判決時,她已99歲。弗爾希納於今年1月去世。她被判在一萬余起案件中協助謀殺...

戰後德國首次:梅爾茨在總理選舉首輪投票中落選

本周二(5月6日)在聯邦議會總理選舉的首輪投票中,基民盟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獲得310張贊成票,距離法定當選所需的316票還差6票...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對華「伙伴、競爭者、對手」三重定義

1975年5月6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副主席索姆斯(Christopher Soames)訪華期間同中國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舉行會談,雙方就建立外交關系達成共識。會談後,中國總理周恩來抱病會晤了索姆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