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也扛不住!7旬父母抗拒住養老院 他回家見這情況崩潰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示意圖。圖/AI生成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示意圖。圖/AI生成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而「2025年問題」正逐步逼近,即出生於戰後嬰兒潮將全面邁入75歲以上的高齡階段,對醫療與長照資源的需求將激增。而夾在其中的中生代,也正承受著難以喘息的照護壓力。

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來自日本46歲的C先生是一名年收入約800萬日圓(約新台幣160萬元)的單身上班族父母皆為76歲,正是面臨「2025年問題」的典型代表。他本身生活無虞,擁有1500萬日圓(約新台幣300萬元)存款與500萬日圓(約新台幣100萬元)投資信託,每月還有穩定的配息。但提到雙親的未來,他卻滿是焦慮。

「我自己一個人過生活沒問題,但父母的事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負擔」。C先生坦言,他是家裡的獨子,只能靠自己照顧雙親,平時也不太會連絡其他親戚。他無奈地表示,雖然父母住在已繳清貸款的獨棟住宅,但幾乎沒有儲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倒下,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為了安全與未來著想,C先生曾試著說服父母入住養老機構,並表明「錢不是問題」,沒想到父母反應激烈,憤怒拒絕。他推測,父母對於「被送去養老院」這件事有根深蒂固的抗拒感。

但繼續讓父母獨居,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C先生偶爾會在回家時發現家門未關、瓦斯爐未熄,情況令人膽戰心驚。更嚴重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他接連因父母骨折、高燒、嘔吐等緊急狀況叫救護車,並必須立刻從職場請假返家,「我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會被公司開除,但也不能坐視不管」。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2年的調查顯示,照顧需要長照服務的高齡者時,有近兩成家庭照顧者需投入「幾乎整天」的時間,特別在要介護等級4與5的情況下,全天候照顧比例更高達四至六成,突顯家庭照護的龐大負擔。

C先生透露,他無法將自己的人生全部投注在照顧雙親上,「我當然知道,一旦出事就太晚了…現在只要放假,就在查哪裡可以讓他們住進去」。

養老院 父母 日本 單身 下流老人 上班族

延伸閱讀

7月5日地震預言倒數!男星赴日目睹「機上1幕」傻眼 網一看全懂了

龍樹諒7月5日預言引恐慌 律師曝未成真「想求償很難」原因

2025三麗鷗人氣榜出爐!大耳狗五連霸遭終結 冠軍讓人想不到

7月5日末日預言倒數2天?美國資深地震專家「1句話」打臉

相關新聞

與清純形象有落差?日本妹偶像選拔慘遭淘汰 原因竟是「線條太火辣」

許多人都懷有明星夢,希望能成為萬人追捧的偶像,然而不僅實力是篩選條件,現在連身材太「兇悍」都可能被淘汰?日本一名網路正妹在社群表示,自己參加偶像選拔卻不幸落選,經紀公司給的理由是與「清純形象不契合...

影/機器人迎賓太詭異!東京飯店「冷感櫃檯」嚇壞外國客

日本東京一家旅館使用「人型機器人」做接待,從入住、登記到離開,都是穿著制服的機器人協助辦理。一名阿根廷遊客到日本旅遊,進入飯店時被機器人嚇到,無法接受機器人的協助,因為看起來實在「太可怕了」。

7月5日災難免驚!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影/荒謬設計惹民怨 印度斥資2億盧比蓋出「90度轉彎橋」

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斥資2億盧比(約新台幣6,700萬元)打造一座高架橋,不過卻把橋身設計成「接近90度直角轉彎」,立刻引發輿論,七名工程師也遭到停職。

年薪百萬也扛不住!7旬父母抗拒住養老院 他回家見這情況崩潰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而「20...

美墨邊境發現「恐怖屍體倉庫」 藏近400具防腐遺體

美墨邊境發現一處「秘密屍體倉庫」,墨西哥警方在一棟不起眼的建築內,發現近400具未火化的遺體。其中有383具為完整屍體、6份人體殘骸,引發社會譁然。目前警方正持續深入調查,要釐清這些屍體的來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