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年多注意媽媽健康」蛇年該拜那些神明一次看! 有拜有保庇

超仙溫柔布偶貓從不發火 飼主踩1雷點「遭爆咬進醫院」心寒:打算送人了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美國郵政:即日起停收中國大陸和香港入境包裹

整理包/DeepSeek紅什麼?黃仁勳因它身價暴跌!影響、爭議一文看懂

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旗下大模型持續在全球火熱。路透
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旗下大模型持續在全球火熱。路透

近期的AI新星DeepSeek引起各界熱烈討論,不只對各國股市、產業造成強烈衝擊,AI教父黃仁勳也因此身價暴跌!DeepSeek究竟在紅什麼?為什麼影響這麼劇烈?本文帶你迅速了解。


DeepSeek(深度求索)是一款中國大陸公司推出的同名大型語言模型App,使用開源設計的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 V3」,聲稱性能與OpenAI的GPT-4o不相上下,但訓練成本及時間遠低於其他人工智慧開發公司。


現今AI模型講求算力,為了維持AI運作,需要大量的晶片能源,也因此提高AI產品的價位與門檻。然而DeepSeek主打「低成本高性能」,其開發成本不到600萬美金,使用的也不是最新晶片,而是輝達(NVIDIA)更久之前推出的A100加速器,成本相對低廉,硬體需求也更少,效能卻和其他AI模型相當,降低了進入人工智慧產業的門檻。


DeepSeek亮相後,各國股市受到強烈衝擊,1月27日美股期指和日本晶片股大跌,美歐科技股市值蒸發1兆美元,Nvidia暴跌近17%,市值蒸發近6000億,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身價連帶暴跌,跌出全球富豪榜前10名。

不只影響金融,DeepSeek在技術方面打破現有的AI技術,以及對高階晶片的追求,除了在科技業投下震撼彈,也可能衝擊AI產品的定價,甚至翻轉目前由美國主導AI市場的地位,大幅影響未來全球產業發展。


DeepSeek的討論度有多高,爭議就有多大。DeepSeek強調「低成本」,號稱訓練成本僅約560萬美金,然而其母公司幻方量化(High-Flyer)在2022年美國禁止輝達賣高端晶片給中國大陸前,已購入大量A100加速器,並花費約1.39億美元打造AI超級電腦,到2023年才成立DeepSeek,若將AI超級電腦及其他技術成本算入,DeepSeek的成本遠不止自稱的560萬美金。

另外,採用閉源策略的OpenAI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使用一種名為「蒸餾」(distillation)的技術來取用OpenAI的模型,若屬實,DeepSeek不僅違反OpenAI的服務條款,也會有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而最受人討論的還是DeepSeek的資安問題,目前台灣的公務機關全面禁用DeepSeek AI服務,美國國防部、國會、海軍、NASA、德州等也相繼禁止政府官方使用DeepSeek,歐洲國家也正在對DeepSeek進行調查。除了資安問題,DeepSeek還有侵犯隱私、違反個資保護等疑慮,模型語言訓練上也有思想審查的限制,更加深使用者對DeepSeek的不信任。

AI DeepSeek 人工智慧 黃仁勳

延伸閱讀

網傳「黃仁勳評價DeepSeek公開信」假的!查核中心向輝達求證 文章原始出處曝光

DeepSeek「百發百中」無法攔截攻擊!研究員傻眼:它教做炸彈、入侵政府

川普會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堅稱將對晶片加徵關稅

川普將對晶片加關稅…與黃仁勳首度會談 討論半導體與AI政策

相關新聞

向川普妥協?傳巴拿馬擬取消與李嘉誠和記港口的經營合約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日前點名管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長江和記實業子公司,對美國構成威脅,揚言情況不得...

Panasonic飆出11年最大漲勢 因「不排除」賣掉這事業

Panasonic周三股價飆漲15%,該公司宣布將進行人事改組並精簡表現欠佳的事業,轉向為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提供電...

超微公布財報少說了一件事 歷史經驗顯示不是好現象

超微(AMD)周二公布財報時,不像前幾季一樣,列出其AI晶片的具體營收數字或預測,財經網站MarketWatch評論,歷...

受惠軟體事業強勁表現 IBM樂觀長期銷售成長

IBM周二(4日)基於軟體事業的拓展,對長期營收成長提出樂觀展望。IBM股價收盤上漲1.43%,報264.46美元,位於...

Meta傳將大規模人事瘦身 市場看好因DS受惠股價連12漲

Meta 周二股價連續12個交易日上漲,創下上市以來最長連漲紀錄,據傳這家社群媒體巨人正將臉書(Facebook)和Me...

川普2.0的債市 兩種觀點打架 專家仍建議持有短債

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戰術讓投資人捉摸不透,債市釋出喜憂參半的訊號,讓美股行情呈鋸齒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