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史上最嚴重!瑞典校園槍擊案釀至少10死 槍手開槍自盡

川普簽行政命令 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失智翻倍!研究解剖52人腦發現大量微塑膠 相當於「一整支塑膠湯匙」

智利復活節島拉巴努國家公園區域2024年10月1日拍到太平洋沿岸發現的微塑膠樣本。資料照片。路透
智利復活節島拉巴努國家公園區域2024年10月1日拍到太平洋沿岸發現的微塑膠樣本。資料照片。路透

大腦是人體內受到最良好保護的器官,卻有驚人的大量微塑膠(microplastics)。根據一項3日刊登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新研究,2024年初遺體解剖時收集到的認知功能正常人類大腦樣本,含有比8年前收集樣本更多的塑膠微粒

該研究預印本論文已在2024年5月上網發布,CNN與商業內幕3日報導,研究人員檢驗52個遺體解剖的大腦樣本,共同主要作者、阿布奎基新墨西哥大學的藥學教授坎彭(Matthew Campen)表示,屍腦樣本含有的微塑膠與奈米塑膠(nanoplastics),總體比腎臟和肝臟含有的多出7到30倍。

坎彭說,「我們在平均年齡為45或50歲左右的正常人腦組織看到的濃度,是每克腦組織含有4800微克微塑膠,或按重量計0.48%」,並指這個數字相當於一整支標準塑膠湯匙,「相較於2016年的遺體解剖大腦樣本,數字高出約50%,這就意味如今我們大腦的99.5%是腦,其他則是塑膠」。

不過,坎彭指出,目前測量塑膠的方法有可能高估或低估人體內的塑膠水平,「我們正在努力得出一個非常精確的估計,我認為我們應該會在明年內算出來」。

研究人員還發現,相較於健康的大腦,在12名過世前已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的人士腦中,微粒狀塑膠碎片多出3到5倍;這些微粒比肉眼可見更小,集中在大腦動脈與靜脈壁與大腦的免疫細胞中。

坎彭表示,「這有點令人擔憂,但請記住,失智症是一種血腦屏障和清除機制受損的疾病」,此外,診斷出失智症的患者會有發炎細胞和腦組織萎縮,可能導致「某種讓塑膠前往的沉積槽」。

坎彭說,「我們希望在解讀這些結果時必須非常謹慎,因為微塑膠很可能由於這種疾病(失智症)而升高,而我們目前並不認為微塑膠會導致這種疾病」。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毒理學教授史塔普爾頓(Phoebe Stapleton)指出,在大腦中發現塑膠沉積物並不證明造成損害。

並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史塔普爾頓在電郵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微粒在生活中是否呈現流體進入和離開大腦,或者是否聚集在神經組織與導致疾病」,並指「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研究,以了解這些微粒與細胞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是否產生毒理學後果」。

坎彭說,研究人員見到跡象顯示,人體的肝臟和腎臟或許能從人體清除一些塑膠,但這是否會在大腦中發生仍屬未知。

塑膠微粒 失智症 遺體 醫學

延伸閱讀

環境汙染 大腦中微塑膠含量8年間迅速上升

CIA藏了逾50年!美國禁書揭開科學界祕密 前研究員預言末日災難

日常太規律其實不好 醫師揭生活6NG習慣恐讓大腦提早老化

多運動防失智!最新研究揭「運動最佳時間」這年紀前都來得及

相關新聞

蘋果「1984」超級盃廣告如何徹底改變廣告業

1984年的超級盃星期天,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超級盃廣告:蘋果公司的經典麥金塔(Macintosh)廣告「1984」走入成千...

薩爾瓦多:監獄可幫關美囚

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三日提議,薩國可提供監獄來關押美國罪犯,讓美國總統川普將監獄系統外包國外。對此一非比尋常的提議,美國國...

總理訪陸前加強打詐 泰國將對緬甸詐騙園區斷網斷電

彭博資訊報導,鑒於詐騙橫行幾乎快到動搖國本的程度,泰國將對緬甸米瓦迪(Myawaddy)等詐騙集團大本營斷油、斷電、斷網...

泰國內閣通過「泰中高鐵」第2階段 曼谷坐到昆明2030全線通車

泰國內閣會議今天通過泰中高鐵第2階段的計畫,交通部預計今年可以完成第2階段的招標作業,並預估泰中高鐵全線可以在2030年...

日本幼稚園逾500人食物中毒 便當業者遭停業處分

日本愛知縣一宮市發生幼稚園幼童等逾500人食用便當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其中部分患者檢體被檢出諾羅病毒。一宮市政府斷定...

卡車墜落!日本埼玉天坑救援進入第8天 搜救駕駛仍陷瓶頸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路口1月28日出現「天坑」造成一輛卡車掉落,相關單位搜救失聯駕駛至今已進入第8天。受到坑內湧水及瓦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