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拍板定案!傳美烏最快今簽署資源協議 文件曝光協商重大突破

五一前來一波!27共機出海 配合共艦「聯合戰備警巡」

楊丞琳強硬反擊沒在怕 Makiyo再爆她當年男友是阿Ben

國際移民組織:過去10年7.2萬移民死亡或失蹤 去年8938人喪命創高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的數據,去年移民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至少有8938人在移民途中死亡。(取材自國際移民組織)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的數據,去年移民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至少有8938人在移民途中死亡。(取材自國際移民組織)

聯合國29日表示,過去10年來,全球各地的移民路線上,已發生超過7萬2000起死亡和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數事件都發生在受危機衝擊的國家;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的數據,去年移民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至少有8938人在移民途中死亡。

央廣報導,國際移民組織負責人波普(Amy Pop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數字正悲慘地提醒我們,當不安全、缺乏機會,以及其他壓力迫使人們在國內沒有安全或是可靠的選擇時,他們就會冒著生命危險尋找有一線生機的地方。」

國際移民組織的報告發現,自2014年以來,全球記錄的所有移民死亡和失蹤事件中,將近四分之三發生在人們逃離不安全、衝突、災難和其他人道危機的時候。

據報導,國際移民組織的「失蹤移民報告」(Missing Migrants Report)指出,四分之一的失蹤移民「來自受到人道危機影響的國家,全球移民路線上有數千名阿富汗人、洛興雅人(Rohingya)和敘利亞人死亡」。

報告指出,在聯合國已制定危機應對計畫或是人道應對計畫的全球40個國家中,有超過5萬2,000人在試圖逃離這些國家時喪生。

波普呼籲國際社會投資,以「在社區內創造穩定和機會,讓移民成為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被迫的事情」。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地中海中部地區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移民路線,過去10年有近2萬5,000人在海上失蹤。

報導指出,其中有超過1萬2000人在離開飽受戰爭蹂躪的利比亞後,在海上失蹤,另有無數人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時失蹤。

過去10年,已有超過5000人在試圖逃離飽受危機肆虐的阿富汗時喪生,其中許多人是在2021年神學士(Taliban)重新掌權後,逃離阿富汗時喪生。

在這段期間,緬甸受迫害的洛興雅少數民族有3100多人死亡,其中許多人死於海難或是跨境進入孟加拉時喪生。

國際移民組織失蹤移民計畫協調員,同時也是「失蹤移民報告」作者的布萊克(Julia Black)警告說:「移民經常遭到忽視。」她在聲明中表示:「由於數據缺口—特別是戰區和災區的數據,真實的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我們記錄的數字。」

失蹤 移民

延伸閱讀

陸中產「定居日本新模式」!藉空殼公司輕鬆移民 仲介鑽漏洞賺飽飽

川普100天/挺川議員:共和黨若未兌現減稅 期中選舉將敗

川普上任以來 墨西哥接收近3.9萬名美國驅逐移民

幫助移民竟成犯罪?調查指:歐洲至少142人被起訴

相關新聞

一餐破千!大阪萬博「英式下午茶」遭日網炎上 台人見實品照傻眼了

日本大阪申辦的2025年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萬博)吸引全球民眾湧入參觀,但近日一位日本媽媽帶著全家人前往體驗,結果卻對館內的「英式下...

總是月光超困擾 英國女靠幾招每月省下6.5萬元

英國倫敦一名年輕女子本來每個月都入不敷出,每個月都「存款見底」,於是她想出一連串簡單的「節流妙招」,每個月成功省下1,500英鎊(約新台幣6.5萬元)。

能源高層入閣!德新政府能源與氣候政策 將轉為實用、產業導向

德國準總理梅爾茨擬於5月6日正式就任,新政府內閣成員名單大致底定。其中最受關注的任命之一,是由前能源企業高層、曾任國會議...

史上最近距離觀測!太陽表面3D特寫照震撼公開 大洲級黑子群曝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公開使用世上最大太陽望遠鏡拍攝的特寫照,利用新的可調控濾光...

西班牙大停電 馬德里街頭開末日派對 畫畫、玩桌遊…

西班牙28日發生史上最嚴重大停電,交通、通訊、網路全面癱瘓,商業活動喊停,超市搶購一空,馬德里街頭宛如末日電影,但有樂天...

國際移民組織:過去10年7.2萬移民死亡或失蹤 去年8938人喪命創高

聯合國29日表示,過去10年來,全球各地的移民路線上,已發生超過7萬2000起死亡和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數事件都發生在受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