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餐廳老闆殺獨居男做人肉燉菜!稱照尼泊爾儀式 煮到「骨肉分離」

法國披薩餐廳老闆施奈德(右)與其伴侶卡布巴希(左)被控2023年殺害並分屍獨居男子。圖/取自@GetWhiskedAway在X的照片
法國披薩餐廳老闆施奈德(右)與其伴侶卡布巴希(左)被控2023年殺害並分屍獨居男子。圖/取自@GetWhiskedAway在X的照片

紐約郵報報導,法國一名披薩餐廳老闆涉嫌殺害並分屍一名獨居男子,而且焚燒屍塊與蔬菜一起燉煮,聲稱是參考尼泊爾儀式以掩蓋屍臭,並指示共犯將人肉煮到「骨肉分離」。受害者當年離奇失蹤,直到警方數日後在其失竊廂型車中找到殘骸,才揭開這起震驚社會的謀殺案。

這起案件發生在2023年,根據庭審證詞與媒體報導,69歲凶嫌施奈德(Philippe Schneider)原為肉販,案發時聲稱酒精與大麻成癮,並萌生行竊念頭。他向警方供出犯案過程前甚至警告,「我接下來要說的事駭人聽聞」。

施奈德供稱,他與45歲伴侶卡布巴希(Nathalie Caboubassy)當時潛入60歲被害人梅克勒(Georges Meichler)位於深山布拉斯克(Brasc)的家中,試圖竊取財物。兩人將梅克勒綁起並用布塞住嘴,隨後在屋內搜尋財物,回頭確認梅克勒狀況才發現他已窒息身亡。

為了掩蓋命案,施奈德便肢解被害人,並焚燒其頭部、手部與雙腳等部位,且試圖將部分屍塊連同蔬菜一起烹煮,聲稱這是他在尼泊爾聽聞的宗教儀式,同時藉此掩蓋屍體腐臭。

紐約郵報引述太陽報報導,另一名25歲掘墓工人作證稱,施奈德曾要求他「把肉煮到骨肉分離」,若有人詢問,則謊稱是「給狗吃的」。該掘墓人也因此一同受審,被控協助處理屍體。

梅克勒的女兒因未能聯繫上父親,加上其前伴侶也表示無法取得聯絡,遂報警失蹤。她還收到一則語氣反常的簡訊,內容稱梅克勒「與朋友前往布列塔尼(Brittany)散心」,但她指出父親幾乎從不傳訊,懷疑有人假冒。

警方展開調查後數日,即在梅克勒失竊的廂型車中逮捕施奈德與卡布巴希。施奈德起初辯稱車輛是梅克勒借出的,但警方在車內發現血跡與遺體殘塊,證實他涉嫌謀殺。

目前施奈德被控綁架致死與破壞屍體完整,卡布巴西與掘墓人則以共犯身分受審,本案預計22日宣判結果。

餐廳 被害人 法國 屍體 失蹤

延伸閱讀

為付私立名校學雜費…73歲退休翁陷破產危機 天才孫1句話震撼全家

北市球具店闆娘陳屍櫃台旁 鄰曝「昨午還好好的」

31歲女國道遭4大車夾擊身亡 司機稱「鬼遮眼」衝向屍體求原諒

MLB/水手捕手羅利獨居全壘打王 華裔投手讚:他全方位

相關新聞

防新冠疫情重演 WHO通過「大流行病公約」

路透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20日通過具里程碑意義的大流行病公約,內容關於如何預備繼新冠疫情之後的未來大流行病...

世衛大會:可望達成疫情條約,且為自身「健康」而戰

在失去美國資助的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周一(5月19日)呼籲成員國支持其「極為克制」的年度預算請求共計21億美元。

美軍基地下的沖繩:安全保障,還是不公遺產?

沖繩,長期以來被看作是日本的旅游勝地。游客們被這裡溫暖的氣候、原始的海灘和碧藍的海水所吸引。但除了風景如畫的太平洋風光和享受水上運動的游客之外,沖繩也因自二戰結束以來一直駐扎著大量美軍而聞名。...

一個不讓鄰國攻陷的島嶼:新加坡如何建軍捍衛小國的獨立國家地位?

首要的政策涉及新加坡與其直接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外交關係。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成為獨立國家,其首次國會開幕式是我們探討新加坡大戰略的合適起點。馬來西亞的形成(「合併」)以及隨後導致新加坡獨立的事件(「分離」)已是眾所周知。兩國對分離的原因有各自的解釋,並且雙方同意保持分歧。因此,此處闡述的是無可爭議的基本要點,這將有助於將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舉行的第一次國會會議(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脫離四個月後)和對新加坡大戰略的闡明放入脈絡之中。

日本麥當勞掀「吉伊卡哇」之亂 第3波販售可能喊卡

日本麥當勞推出超人氣IP「吉伊卡哇」的快樂兒童餐玩具,首波開賣後引發「吉伊卡哇」之亂。多家門市的玩具提早售罄、店面棄置大...

英國51歲登山嚮導19度登頂珠峰 創非雪巴人紀錄

英國登山家肯頓.庫爾(Kenton Cool)18日第19次登頂珠穆朗瑪峰,打破自己保持的非雪巴人珠穆朗瑪峰登頂紀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