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散步」爆紅!30分鐘快慢交替走 效果超越一萬步

摘要
在YouTube吸引1800萬次觀看的最新散步法是什麼?澳洲健身教練Eugene Teo將2007年日本信州大學研究重新包裝,推出「日式散步」間歇訓練法:快走3分鐘、慢走3分鐘,重複30分鐘。
你還在為每天一萬步的目標而焦慮嗎?別擔心,現在有個「偷懶」的新選擇。被稱為「Japanese Walking(日式散步)」的間歇散步法正在社群媒體上瘋傳,用30分鐘,就能超越苦苦達成的萬步效果。
這股風潮的幕後推手是澳洲健身教練Eugene Teo。他把一篇塵封的2007年日本研究重新包裝,製作了一支在TikTok獲得千萬觀看、YouTube達1800萬觀看的爆紅影片。
這個方法,源自20年前、日本信州大學醫學研究所運動生理學家能勢博的研究。面對日本高齡化,他希望將菁英運動員的間歇訓練技術應用到銀髮族身上,以改善健康並降低醫療成本。
日式散步法:快走3分鐘,慢走3分鐘
「日式散步」的做法出乎意料地簡單:快走3分鐘,接著慢走3分鐘,來回切換個30分鐘就搞定。要記得,快走時要達到「想聊天但會喘」的程度,慢走時就像在逛街一樣放鬆。
研究結果讓人驚豔:相較於那些老老實實持續中速散步的對照組,每周進行4次日式散步的參與者在血壓、腿部力量和有氧能力方面都大幅領先。2018年的追蹤研究更發現,這招能有效對抗歲月的摧殘,延緩體能衰退。
日式散步的隱藏好處
除了基本的心血管健康改善,這個方法還帶來不少額外效益:
‧熱量消耗更高:快慢交替的節奏能提升心率,比固定速度散步燃燒更多卡路里
‧省時有效:30分鐘就能達到理想效果,不用再為湊步數而煩惱
‧關節友善:相較於跑步等高衝擊運動,對膝蓋和腳踝更溫和
‧適用性廣:從銀髮族到年輕人都能執行
一位產後媽媽編輯原本因為背痛而苦惱,試了一個月日式散步後驚喜發現:「我終於不用像個機器人一樣坐在辦公桌前了!背不痛了,精神也變好,就算前一晚只睡5小時,這30分鐘散步也比硬撐去跑步舒服多了。」
另一位「重回運動圈」的嘗試者則說:「比起在跑步機上無腦走30分鐘,這個有趣多了。而且隨著體力變好,我得走更快才能達到『喘氣標準』,感覺就像自己不斷再進步。」
不過,也有專家點出疑慮。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Helga Van Herle指出原始研究的設計缺陷:「只有高強度散步組使用加速度計監測,中等強度組沒有,這可能造成重大偏差。」
另一位專家Parveen Garg醫師認為,這項研究規模較小,主要是為了激發進一步研究,而非支持廣泛結論。他擔心:「需要每3分鐘切換速度、操作計時器對某些人來說並不容易,可能會被過度炒作。」
不過話說回來,專家們也承認任何能讓人起身活動的方法都值得鼓勵。南加州大學的David Raichlen教授就說:「短時間的劇烈運動確實有效,哪怕只是快走幾分鐘也能帶來健康效益。」
Teo說的更直接:「我不是要取代傳統散步,只是提供一個心肺運動的入門磚。」他建議初學者從1分鐘快走開始,循序漸進到3分鐘。
今天下班或這個周末,換上你的運動服,一起到公園試試看吧!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告別一天萬步焦慮!「日式散步」掀熱潮,腿部力量增、有氧能力變好》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