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美股早盤兩樣情!標普500走揚、道瓊重挫逾400點 台積ADR一度漲3.8%

獨/史上首次健保署擬用罕病預備金 補足監獄醫療費缺口

主張台灣軍費不足 柯伯吉出任美國防部次長主導政策

美國參議院8日通過柯伯吉出任國防部次長人事案。台灣軍費是柯伯吉的關注焦點之一,他曾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圖攝於3月4日。中央社
美國參議院8日通過柯伯吉出任國防部次長人事案。台灣軍費是柯伯吉的關注焦點之一,他曾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圖攝於3月4日。中央社

美國參議院今天通過柯伯吉(Elbridge Colby)出任國防部次長人事案。台灣軍費是柯伯吉關注焦點,他3月表示台灣軍費遠遠不足,且台灣立法院刪減軍費讓他「深感不安」。此外,他曾主張美軍應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淡出。

名校出身的柯伯吉在「川普1.0」擔任國防部負責戰略和軍事發展的副助理部長,如今將出任主導政策的次長。他3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表示,台灣國防支出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仍遠低於3%。

他說,「我同意川普(Donald Trump)總統的觀點,台灣的國防預算應該接近GDP的10%,或至少在這個範圍內」。

他提到,自己上任後的目標之一,也包括避免台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阻止中國取得區域霸權,這點至關重要。

當議員問到對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看法時,柯伯吉說,這讓他深感不安,在他對台灣相關的政策溝通與建議中,他一直在努力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促使台灣向南韓學習,也就是擁有一支更具戰力的軍隊。

他表示,要求美國人,尤其是美軍承擔風險,而盟友卻不願盡責任,這對美國不公平,也不是可行的戰略。

柯伯吉也曾投書媒體表示,台灣在大幅強化國防方面極度缺乏緊迫感。

他在文中寫道,鑑於兩岸軍力差距懸殊,台灣的國防支出至少應達GDP的5%。「事實上,如果台灣的安全與自主權危在旦夕,何不花費10%?」

美國五角大廈「2022年國防戰略」要求軍隊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但2024年國家國防戰略委員會呼籲「建構多戰區部隊」。這種做法主張,美軍及其盟友必須能夠「保衛本土並同時因應印太、歐洲及中東的威脅」。

但柯伯吉認為,美軍其實只能打一場戰爭,因此國防部應準備好將戰略重心從中國以外的區域,特別是中東及歐洲逐步淡出,以使美國的戰略目標與資源相匹配。

他3月在聽證會上表示:「我們的軍隊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抗4個對手。」

柯伯吉指出,威脅如此迫切且多線戰爭的可能性非常高,美國必須制定務實的計畫。「我感到自己有特殊責任,如果獲得任命,就必須制定真正能因應這種局面的戰略。」

參議院中午以54比45的票數通過他的任命案,國會老將麥康奈(Mitch McConnell)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議員。

麥康奈於投票後透過聲明表示,放棄烏克蘭和歐洲、淡化中東的重要性,將重心置於印太區域,在地緣政治方面並不是聰明的一步棋。

國防部 美國 軍費

延伸閱讀

美軍大型偵察無人機將常駐沖繩 縣府表達反對

紐西蘭強化攻擊力 拚8年內軍費翻倍

路透:在北約任要職 美軍女將領柴特菲德遭開除

台灣把軍費拉到GDP3% 薛瑞福:美國須注意錢花在哪

相關新聞

上任後首次健檢含認知測試 川普:我每項問題都答對

美國總統川普11日接受上任以來第一次健康檢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的狀況...

曾率團參加賴清德就職 美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79歲逝世

曾率團參加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典禮的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於13日逝世,享壽79歲。

嚼口香糖防生病!美國賓州大學新發明能抗流感和皰疹病毒

美國賓州大學牙醫學院發表一份研究,研究團隊以一個特殊的方法來「抗病毒」,光靠咀嚼團隊發明的口香糖,就能對抗流感、皰疹病毒,甚至還可能應用在對抗禽流感。

加州將告川普 非法對陸加關稅

美國民主黨籍加州州長紐森十六日說,加州將提告挑戰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各國實施廣泛關稅的權限,主張實施這類...

美防長:不許陸危及巴拿馬運河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八日在巴拿馬強調,巴拿馬運河正面臨新威脅,美國不許中國大陸危及這條跨洋水道。

閣樓凌晨傳巨響…單親媽以為鬧鬼嚇壞 驚揭分手多年前男友出獄偷住

恐怖前任!美國有女子發現閣樓於凌晨時分傳出奇怪巨響,更看見天花板有釘子掉落,一度以為是靈異事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