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傳汽車暴衝車禍!台南玉井休旅車衝撞行人 釀1死1傷

賴總統520演說未談兩岸 僅回應媒體「樂意交流合作」國台辦說話了

診斷中位年齡67歲前較有機會達「治癒」 但拜登已82歲

拜登確診攝護腺癌,但他已高齡82歲。(路透)
拜登確診攝護腺癌,但他已高齡82歲。(路透)

專家指出,攝護腺癌的癌細胞一旦轉移至骨頭即無法根治,不過透過抑制睪固酮的療法可延長壽命,患者存活五到十年以上並非罕見。

杜克大學的攝護腺癌專家穆爾(Judd Moul)表示,癌症已轉移的患者仍可能存活五年、七年,甚至十年以上。穆爾補充,他經常診治與拜登同齡、病情相似的患者,「過去十年間,這類病患的存活率幾乎翻了三倍。」

台灣的林口長庚泌尿科教授馮思中說,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多數人只覺「排尿怪怪的」,以致未能第一時間就醫,三分之一病例是在晚期才被發現。癌細胞一旦轉移至遠端,治療相當棘手。

馮思中還說,攝護腺癌為美國男性癌症死亡第二大病因,但因大多數個案仍在早期發現,診斷中位年齡為67歲,較有機會達到「治癒」效果與目標。拜登確診已高齡82歲。

馮思中表示,早期攝護腺癌很難察覺,初期症狀類似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在膀胱出口處,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組織增生造成膀胱出口阻塞,進而影響排尿功能,若長出腫瘤,也會出現類似症狀,確實容易混淆。年紀愈大,攝護腺癌機率愈高,有家族史者發生機率為一般人十倍以上。若拖到出現血尿、尿失禁等症狀,代表腫瘤侵犯尿道、膀胱,恐已錯失黃金治療期。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研究顯示,年齡、生活習慣、環境汙染、荷爾蒙變化、基因排列等,都是潛在風險來源。

張家銘指出,如果基因無法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就是手中最強的改變權。富含植物性植化素的飲食與癌症風險呈現明顯負相關,特別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芥藍、豆類與大蒜。維生素A、D、E、C與B群也在免疫調節、抗氧化與細胞修復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攝護腺健康具有潛在保護作用。

張家銘表示,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卻有高達九成以上在早期可以治癒。只要每年一次 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加上數位肛門指診(DRE)或攝護腺超音波,就能早一步發現異常。男性到50歲後,應定期抽血測量攝護腺特定抗原,有家族史者的檢查年齡應下修至45歲。

攝護腺癌 拜登 患者

延伸閱讀

日本製鐵大手筆加碼投資 爭取川普批准併購美鋼

總統:國際應全力避免台海衝突 代價損失10兆美元、全球 GDP 10%

川普稱拜登罹癌消息「非常令人難過」但「有人沒說真相」

拜登罹攝護腺癌首發文:癌症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與妻體會「1件事」

相關新聞

川普親家公任駐法大使 庫許納獲參院通過

美國參議院昨天通過查爾斯.庫許納(Charles Kushner)為下一任美國駐法國大使。老庫許納是川普總統女婿庫許納的...

被川普蓄意報復?遭指煽動暗殺總統 FBI前局長喊冤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柯米日前在社群媒體上傳照片,被指涉嫌煽動暗殺總統川普。柯米再次否認煽動使用暴力,並坦言他與...

為轉移外界焦點?拜登宣布罹癌 前黨內初選對手「曝政治內幕」

美國前總統拜登的辦公室18日宣布拜登經診斷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格利森評分為九分(第五級)。不過,曾在2024年挑戰拜登爭...

最高院允川普政府取消「臨時保護」 35萬委內瑞拉人面臨遣返

川普總統擴大驅逐無證移民的行動獲致重大勝利,最高法院19日允許川普政府取消前總統拜登任內為35萬名委內瑞拉無證移民提供的...

2023開始出現「無法運作的拜登」 新書揭團隊隱暪衰退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資深主播塔珀(Jake Tapper)、 Axios新聞網站記者湯普森(Alex Thompso...

又大又美預算案或本周交眾院審議 分析:預算赤字10年增近3兆

共和黨主導的國會眾院預算委員會18日晚通過「又大又美」總預算法案,這項法案本周可能交付表決;但跨黨派預算分析師警告,此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