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把碗盤陶瓷 變半導體關鍵耗材!台灣精材曾財務嚴峻「員工3個月沒薪」...如何翻身將上櫃?

攝影/劉咸昌
攝影/劉咸昌

【撰文‧王子承】

過去被應用在茶具、碗盤原料的陶瓷,其實也因其耐高溫、抗腐蝕特性,成為半導體製程中的關鍵耗材。專長在陶瓷耗材的台灣精材,挺過財務危機並練出技術,打入全球半導體設備與晶圓代工大廠。

台灣精材董事長馬堅勇自豪喊出:「我們是台灣唯一,原因是我們堅持了20年!」即將上櫃的台灣精材,是台灣唯一一家以陶瓷製作半導體關鍵耗材的公司,產品應用於半導體製造前段製程薄膜沉積、蝕刻機台上,替設備阻隔具高度腐蝕性的氣體、液體,以確保機台不會提前折損。台灣精材的好身手,不僅打進全球最大設備廠,更與晶圓代工龍頭合作開發先進製程設備用耗材。

不過,15年前的台灣精材並不風光,庫存積壓嚴重、一度無法發薪,更虧掉近半個資本額。從風雨飄搖到現在打入半導體龍頭供應鏈,關鍵在於馬堅勇、總經理王元星的改革。

當時人在半導體靶材廠光洋科擔任總經理的馬堅勇發現,雖然關鍵耗材僅占半導體設備成本的5%,但他評估半導體零組件會有在地化供應的趨勢,從而看上了當時在台灣少有人關注的陶瓷耗材。

無畏起頭難 鎖定在地化供應

一名半導體設備業者觀察,陶瓷耗材長期由日本京瓷、美國CoorsTek等龍頭大廠供應,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需承受攝氏6、7百度高溫,易釋出不純物而影響晶片製造良率,因此不僅設備投資動輒上千萬元,客戶認證過程更是繁瑣,導致許多台灣業者卻步。

不過,馬堅勇看好在地化供應的趨勢,2009年收購了台灣精材的前身啟成,啟成原為半導體耗材代理商,2005年在新竹湖口自建工廠,目標成為橫跨半導體、工業、醫療產業的陶瓷零件製造廠,卻因多角化經營失敗,最終出售。

馬堅勇觀察,「這家公司產能已準備好,只是缺技術跟客戶穩定度。」馬堅勇引入新資金後,公司改名台灣精材,延攬了曾在輪胎廠台灣固特異、華新麗華任職的王元星擔任總經理。

然而,公司財務嚴峻,王元星回憶,當時甚至是公司的移工在他面前大哭,他才知公司已3個月未發薪,還有供應商在公司門口「站崗」三天,追討被拖欠款項。

為挽救公司,兩人先裁員二五%以降低營運成本,接著結束太陽能、面板的耗材業務,轉而鎖定需求穩定的半導體耗材。

節流後,馬堅勇認為台灣精材需要戰略合作夥伴,才有可能培育人才、技術,因而開始尋求新機會。恰逢一一年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計畫為了在地化需求,在台生產陶瓷耗材,台灣精材是唯一符合條件的廠商,給了台灣精材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過,台灣精材的高成本,則是一大難題。

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台灣精材不再仰賴日本進口設備,而是與台灣金屬加工設備業者合作,打造適用於陶瓷加工的產線,馬堅勇笑說:「起初這些設備一有陶瓷粉塵跑進去,軸承就壞掉,我們只能跟設備廠慢慢『磨』。」

陶瓷燒成後材質硬脆易碎的特性,讓陶瓷製品很難重複加工,即鑽孔、研磨、拋光;如果加工太久,也會影響成本結構。公司為此開發上百個模具,研發出預加工技術,能在燒結期間預設孔洞,減少後續加工時間,王元星指出,「本來加工一個零件需要30小時,後來簡化到10小時。」

開發改良產品 迎升級契機

克服了成本問題以及複雜的工廠稽核,2013年台灣精材獲得客戶技術認證並下單、打入8吋設備供應鏈,同年開始出現正現金流、轉虧為盈。但這名客戶起初是從少量訂單開始,後來逐漸信任台灣精材,才正式成為合作夥伴。

隨著營運穩定,台灣精材開始供應12吋設備用耗材,該客戶如今占其營收逾5成。有了這家美商金字招牌「掛保證」後,也打入了日本、歐洲供應鏈,台灣精材從2011年營收不到兩億元,在2017年營收突破4億元。

自2018年起,台灣精材迎來升級契機,肇因於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不滿於現有耗材,希望台灣精材在原有耗材基礎上做改良、因應先進製程需求,,但客戶卻提出極為嚴苛的規格——陶瓷耗材的原料純度、密度都要接近100%,且晶粒分布均勻。

台灣精材努力6年,做出客戶要求的先進製程設備所需耗材。雙方從7奈米開始合作,到目前的3奈米、兩奈米;隨著高階製程產品占比逐漸提高,帶動毛利率由過往10%提高至18%。

一名台灣精材的客戶指出,台灣精材在馬堅勇的帶領下,「算是脫胎換骨,有很好的工程能量。」這位業者分析,陶瓷耗材的關鍵在於素材準備與精密加工能力,多數高階原料素材仰賴進口,但精密加工是公司強項,加上熟悉半導體生態,能與設備商對接需求。

展望未來,馬堅勇說,公司規畫在現有廠房旁興建全新大樓,以擴產因應未來商機。台灣精材走過最辛苦的20年歲月,如今站穩腳步,迎來更寬廣的機會。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70期)

延伸閱讀》

勞保月退60歲提早領,少奮鬥5年退休金還更多?達人以投保薪資4.5萬、年資25年試算「幾歲領最划算」

他狂拉肚子1年...大腸鏡一照「腸子冒多顆瘜肉」 元凶竟是那個用「清水沖洗」的保溫瓶

USAID 被指「黑箱組織」, 88% 外援款流回自己口袋!這場「利益遊戲」,誰才是真贏家?

延伸閱讀

臺灣上市上櫃生技醫療股價指數成分股 新增刪各六檔

因為專利而認定粉紅色陶瓷髖關節之商標具有功能性?2025年CeramTec v. Coorstek案

商標被撤銷 是因為申請了專利?2025年美國CeramTec案

台灣精材將轉上櫃 20日辦業績發表會

相關新聞

大成鋼漲不停、台塑翻身都因「美製造」…台積電、環球晶超前佈署 這2家將加碼投資美

儘管美國製造成本較高,但美國是台灣最大的外銷市場,面對川普關稅大刀,台商將不得不擴大在美生產比重,而領先布局的台廠受影響相對小。

把碗盤陶瓷 變半導體關鍵耗材!台灣精材曾財務嚴峻「員工3個月沒薪」...如何翻身將上櫃?

過去被應用在茶具、碗盤原料的陶瓷,其實也因其耐高溫、抗腐蝕特性,成為半導體製程中的關鍵耗材。專長在陶瓷耗材的台灣精材,挺過財務危機並練出技術,打入全球半導體設備與晶圓代工大廠。

主動式ETF來了!管理費比你熟悉的基金更便宜 中小型股恐震盪加劇...效應全解讀

「我們很努力地研究、選股、盯盤操作,好不容易才讓基金績效『打敗大盤』,但拿到手的獎金,卻比『複製大盤』的經理人還少……。」一位台股基金經理人愈說愈急。

送錢給美國不如將台幣升值!拆解對等關稅台灣最該擔心的事:別等川普提更激烈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再度針對半導體產業發表強硬言論,指控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川普並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向美國徵收進口關稅的國家,開徵「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

KKday、91APP都它客戶!「昕奇雲端」握綁定客戶王牌 第2季拚興櫃轉上櫃

昕奇雲端不同於其他做代理服務的雲端公司,它提供超出雲端服務的「福利」,客戶逾九成是新創,靠著協助新創客戶業績成長,帶動雲端用量成長、收入增加,開創出獨特的商業模式。

容易恍神、難專心聽人說話?降噪耳機別戴太久 恐造成「聽覺處理障礙」

降噪耳機能夠讓人享受音樂不被打擾,同時也能夠保護聽力,但是要注意,長時間配戴的話,可能會延伸出中樞聽覺處理障礙等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