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六哥逃生路線》伺服器必去美國 筆電、手機要漲價了?

【文/楊孟軒;圖片/謝佩穎攝】
面對關稅難題,台灣電子業正緊急調度,出現各種設廠劇本。伺服器廠把赴美視為長期投資,但筆電、手機等消費產品可能要變貴了。
「關稅是讓CEO非常頭痛的問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3月法說會上的一句,道盡近期台廠決策高層的煩惱。
川普政策多變,光是加徵墨西哥25%關稅就延期兩次,讓台灣電子大廠傷透腦筋。其中,緯穎被法人點名是受影響最大的伺服器廠,多達七成組裝產能位在墨西哥。
緯穎專注服務美國雲端服務商,主力客戶是微軟、Meta和亞馬遜AWS,把主力組裝廠設在靠近客戶的墨西哥是合理佈局。如今面對捉摸不定的川普,就近美國市場策略反而遭殃。
伺服器》
美國非去不可,不只因為關稅
面對風險,緯穎必須快速應變。3月法說會上,財務長陳昌偉透露過去兩個月,他們與客戶緊密討論、推出的數套「劇本」。有的客戶選擇墨西哥繼續出貨、繳交關稅,有的客戶選擇部份產品停止從墨西哥出貨,改由其他產地進口美國。
「還有一套劇本叫『對飛』,」陳昌偉解釋,讓墨西哥廠的產品出口歐洲和亞洲;讓捷克、馬來西亞廠衝刺美國客戶,甚至讓產線加班來滿足北美需求。
「要隨著關稅動態做彈性調整,」他直言。
在美國生產,也是緯穎的長期計劃。台灣前五大伺服器廠中,鴻海、廣達和緯創已在美國有產能,英業達則在評估德州。
陳昌偉分析,緯穎其實在德州美墨邊界早有現成倉庫和維修中心,只要3個月就能改裝、進行生產。不過,2月底緯穎決定增資美國子公司近百億台幣,預計在德州購地興建全新廠房。
陳昌偉強調,美國新廠設計考量用電需求、水冷散熱以及自動化設備,量身為AI伺服器打造,沒有和墨西哥重複投資的問題,「伺服器世代交替當下,(投資美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美國市場商機巨大,包含川普提出5000億美元、地表最大AI基礎建設計劃「星際之門」,以及蘋果使用自研晶片,由鴻海協助打造的AI伺服器工廠。
對伺服器廠來說,赴美設廠看的是未來戰略,而不僅是眼前的關稅壓力。
筆電》
宏碁中國製產品將漲價一成
相較需求強勁的伺服器,成長停滯的筆電、手機,受關稅影響,格外辛苦。
「筆電受的影響最大,」Digitimes資深分析師蕭聖倫坦言。
去年12月,英業達出貨的筆電數量竟比前年同期高出三成。
看似樂觀,其實是川普當選後,客戶為了避開關稅風險,提前拉貨的結果。英業達主要替惠普代工筆電。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研究,目前全球仍有九成筆電在中國組裝。川普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課稅20%,衝擊已經產生。
宏碁率先開出第一槍,董事長陳俊聖在接受《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採訪時提到,3月起在中國製造、銷售美國的宏碁筆電,將漲價10%。
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也指出,關稅成本若太高,可能要部份轉嫁給消費者。
越南、泰國成代工廠新去處
事實上,早在川普第一任期,電子六哥就應客戶要求前往東南亞建立筆電產線。只是疫情來襲與拜登上台,供應鏈轉移速度放緩。
疫情結束、美中對抗恢復緊張局勢,遷移計劃才又被按下快轉鍵。
品牌廠中,戴爾腳步最快,2023年就執行去中化;惠普執行長羅利斯表示,今年10月以前,九成輸美產品將在中國以外生產。
筆電生產遷出中國,成為進行式。「主要產地崑山、重慶這些地方,需要的人沒這麼多了,機台也在往外搬,」蕭聖倫觀察。
產能正朝向越南與泰國去。
戴爾主要代工廠仁寶和緯創,去年都擴大越南產能,讓戴爾筆電在中國以外的出貨佔比,從前年的一成增加到去年兩成。
緯創在越南北方河南省的產線仍在擴張,董事長林憲銘在3月法說會強調,用於越南的資本支出今年達到40億台幣,擴廠之外也包含興建倉庫、停車棟與員工宿舍。
越南媒體The Investor則揭露,目前緯創在越南有「勝利一號」、「勝利二號」兩大投資計劃。2021年底啟動的勝利一號,目前在進行擴建工程,完工後,筆電年產能將達到400萬台;勝利二號則在今年初投產,年產587萬台筆電。
對比緯創2024年筆電總出貨2000萬台,未來越南有望吃下一半產能。
另一邊,惠普的主要代工廠廣達與英業達,去年快速搭建泰國產線,中國以外出貨比例從前年的零,跳升到去年接近兩成。
英業達去年先因應惠普需求,在泰國快速租借廠房組裝筆電,總經理蔡枝安強調,泰國全新的自建廠房今年10月完工,「接下來筆電會去泰國,整個生產量會上來。」
未來,泰國廠的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台,與英業達目前主力的重慶廠相當。
手機》
鴻海擴大在印度生產iPhone
另一個加速遷離中國的是iPhone組裝產線。
2018年以前,iPhone幾乎全在中國生產,隨後緯創、鴻海及和碩落地印度。Digitimes資深分析師林俊吉分析,2024年印度iPhone產量約佔全球一成五到兩成。
不過蘋果扶植的印度最大財團之一塔塔,先收購緯創產線,又入股和碩印度子公司、取得控制權,目前台廠實質上剩鴻海一枝獨秀。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市中心北方30多公里處,原本種植葡萄、高麗菜、玫瑰的寬闊農地,從2023年底開始,挖土機、吊車和砂石車駛入,大力建廠。
佔地300英畝、約170座足球場大的廠區,目前近10棟長方形廠房陸續完工,這是鴻海投資的「大象計劃」,未來會成為印度最大的iPhone組裝廠,年產量達2000萬支,約佔目前iPhone年銷量一成。
目前鴻海在印度的生產主力,是倚靠泰米爾納德邦的iPhone組裝產線,產能有七成是出口,當中一半送往美國。
林俊吉分析,蘋果面對中國關稅,可能採取提前拉貨到美國,以及減少從中國進口、增加印度出口的策略,「不過印度沒辦法大量生產高階型號如Pro、Pro Max,尚不能滿足美國市場需求。」
由於目前是手機淡季,產線不會滿載。林俊吉也坦言,關稅影響要到7、8月緊密生產新款iPhone時,才會見真章。
新據點若被課稅,將無處可躲
但筆電南遷越南、手機西進印度,未必保證安全。
對美國貿易逆差,越南排行全球第四,印度則和美國關稅稅率差距超過10%,這些國家都可能成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下被懲罰的對象。
相較之下,伺服器單價高、買方為企業,能承擔赴美設廠的成本;但筆電、手機組裝毛利低,轉到美國設廠的成本甚至高於關稅成本。
假如越南、印度,甚至泰國也遭課稅,「到時真的只剩漲價一步,沒有地方可以躲了,」蕭聖倫無奈地說。
川普首次任期至今近10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逐步瓦解,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過去台廠成本至上的思維也被迫改變。接近市場、佈局區域製造,是接下來鞏固供應鏈韌性的關鍵。
【延伸閱讀】
道瓊崩1679點、費半暴跌9.8%,全球股災怎麼辦?傳奇投資人開示
美國製iPhone超過11萬!關稅戰轟擊,蘋果為何是科技巨頭最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