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翻譯器出包!日記者1提問陸客秒尷尬 台網友一聽全笑倒:比人還兇

教養專家示警:把孩子養成巨嬰的4大錯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譯 樂羽嘉】

如何給孩子滿滿寵愛的同時,避免把他們寵壞成不懂禮貌、不貼心、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社會害蟲,是許多家長的課題。教養專家表示,如果不想把孩子養成巨嬰,務必避免犯下4種錯誤:

錯誤1:沒有主動告訴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是「輸了」該怎麼辦

教養專家普蕾斯曼(Aliza Pressman)特別提醒家裡有幼兒的家長,不要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普蕾斯曼指出,不到4歲的兒童還沒有發展出所謂的「心智理論」,也就是瞭解自己和別人擁有不同想法和感受的認知機制。

所以,對這些幼兒來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受和角度來看待事情是非常合理的,他們完全不可能因為自己「跟非洲小孩比已經很幸福」,就停止抱怨不能再多看一集《汪汪隊》。

普蕾斯曼表示,「如果你的大腦在認知上沒有做好想像別人經歷的準備,就更難有同理心。」

但是,在孩子從牙牙學語進入到學齡階段期間,家長還是應該積極地教會孩子,事情不會都如他們所願。家長也應該向小孩解釋,因為無法事事如意而感覺不開心是很正常的。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想替朋友準備生日禮物時,還想要順便買一個玩具給自己,請不要妥協。普蕾斯曼建議你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可能覺得很難過,也很難專心,但我們來玩具店是要買禮物給比利的。」這樣就可以了,不需多言。

這樣的對話,讓孩子有空間去處理「沒有如願」的感覺,也表示你對他有信心,相信他有能力消化情緒。

當這類情境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累積,就能夠讓孩子學到寶貴的一課。

錯誤2:沒有訓練孩子做家事

普蕾斯曼指出,教孩子負責任是一項非常重大的任務,也是防止孩子養成特權心態的絕佳對策,尤其是幫忙做家事,這些家事不一定要很艱鉅,而且可以從孩子很幼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

她說,「讓他們把自己用完的碗盤拿去廚房,或是把桌子擦乾淨,3歲就可以開始了。」

「做符合年齡的家事不是負擔,而是證明孩子是可以幫上忙的家庭成員。」

即使孩子抱怨不想做,也要堅持下去。普蕾斯曼說,「我自己也不愛洗碗啊,但不喜歡不代表就不用去做。」

數據顯示,定期做家務事的孩子數量正在減少。市場調查公司布朗研究(Braun Research)調查顯示,大約有80%的家長在成長過程中有做家事,但只有30%會讓孩子做家事。

普蕾斯曼認為,透過基本的家事責任,培養孩子的能力感,有助提高他們的自信,終身受用。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從3、4歲起參與基本家事的孩子,成年之後普遍更有責任感與獨立生活的能力。

錯誤3:沒有原則

普蕾斯曼解釋,若要避免把小孩養成巨嬰,原則非常重要,若你注意到自己的標準前後不一、立場不堅定,那就是個警訊。

如果你其實不太清楚自己的底線在哪裡,就很難保持一致性。所以你要先自問,你最想守住哪些底線?哪些底線對你、另一半(如果有的話)很重要?你實際上能夠前後一致地守住底線嗎?

這些底線可能小至每天的生活習慣,大至希望孩子成為堂堂正正的公民。

普蕾斯曼提醒,如果筋疲力竭而選擇妥協,也不要太擔心孩子會變成一個唯我獨尊的暴君。正向思考,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

也許你有75%時間都堅守規則,但有25%時間因為太累、不想吵架而妥協,只要找到適當的平衡就好,依照狀況調整適合自己的模式,而不是放飛一切。

普蕾斯曼提醒,嚴厲教養或許能避免孩子變成巨嬰,不過「有原則」和「有同理心」是可以並存的。

你該做的是幫助孩子處理沮喪、難過、生氣的感覺,讓他們知道以後遇到類似情形該怎麼辦。

錯誤4:沒有以身作則

普蕾斯曼表示,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尊重,是避免養成巨嬰的重要一步。孩子把爸媽和照顧者對別人的態度看在眼裡,並從中學習。

普蕾斯曼建議,「你首先應該看看自己是如何對待別人的。」可以常常問自己,「我現在的行為,會讓自己感到驕傲嗎?」

如果在教養過程不小心犯了錯,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只要記得孩子隨時在看著你,學習你的處世之道。

(資料來源:HuffPost、Yahoo Life)

【延伸閱讀】

獨家地圖》全台炒地熱點曝光!最多狂漲18倍,國土計畫引發全民炒農地

對標lululemon ,安踏全球併購,你愛的運動戶外品牌變中國的

逢甲大學教授離職率減半!用放大退休金留才,信託+機器人理財是什麼?

野島剛:為何台灣旅館早餐,日本大學生也不愛吃?

六、七十歲還能做7件事 代表你活得很成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教養專家示警:把孩子養成巨嬰的4大錯誤

如何給孩子滿滿寵愛的同時,避免把他們寵壞成不懂禮貌、不貼心、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社會害蟲,是許多家長的課題。教養專家表示,如果不想把孩子養成巨嬰,務必避免犯下4種錯誤

迎川普關稅印尼有優勢!謝金河:領導人若作對事 「從5千到1萬美元」的旅程會很卓越

來到雅加達幾天,對於這個曾經由荷蘭人統治三百多年的國家,初步有一些印象!我試著去找台灣和印尼的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台灣和印尼都曾經由荷蘭人統治過,台灣的荷蘭人在1624年...

「私校七雄」週邊房價誰最貴?這2所每坪逾百萬、薇閣旁最便宜 一表看行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代價有多高?為讓小孩就讀明星私立中學,有些家長願意砸重金在學校旁購置住宅,方便孩子上下學。

加拿大公司怎變亞洲電子書霸主?Kobo小步快攻結盟法打進190國

一間加拿大公司,為什麼能成為亞洲經營最多市場的電子書王?

川普變變變 手中持股撐得住?財報4數字體檢企業穩健度

「我已經授權(針對超過七十五國對等關稅)九十天的暫停實施緩衝期。」

台灣不在關稅談判優先五國?外長經長:已經談過了!「吃苦當吃補」被砲轟 郭智輝這樣說

「川普關稅」引發全球市場波動。《華爾街日報》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將優先與南韓、英國、澳洲、印度、日本等5國優先談判,但有台媒報導解讀為「台灣不在內」。 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周三(4/16)受訪指出,台美已有直接就關稅談判,目前已經有一些進度,因為還在談判中,我方已針對美方特別關心的部分給予答覆,會再提供更多的資料。 經濟部長郭智輝受訪時則強調,我方已與美國開過視訊會議,對於貝森特的說法,他認為每個人看法不一樣,在他的認知,「我們就是已經談過了」。他強調談判是持續且不會一波就結束,「我們是第一波是確認問題,這已經確認過了」。 對於「吃苦當吃補」議題,郭智輝的回應被部分媒體炮轟「不知民間疾苦」,郭強調台灣人應該都知道「吃苦當吃補」這句話的意思,所謂的「民間疾苦」這件事,「我怎麼可能不知道,我是民間來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