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妍國內、外布局已成營收與獲利逐年創高

文 / 許博
科妍(1786)2025年1月營收7503.9萬元,年增1.04%,主要係因為1月逢農曆過年工作天數減少。2024年全年營收8.83億元,年增加23.89%%,營收創新高。預期營收可望持續增長,成長動能持續到2025年。
股價今年高點在1月22日129.5元,之後呈現橫向整理。伴隨著公司營收與獲利成長,股價將再度走高,挑戰前波高點144元。
科妍已布局完成4項產品線包括整形美容皮下增補劑、老年照護長效型關節腔注射劑、術後防沾黏凝膠、泌尿系統膀胱灌注液等都已經順利在市場銷售,且營收逐季成長;目前以防沾黏凝膠毛利率相對高,成長幅度大。
產品別營收比重
科研主要產品分為透明質酸醫療器材、其他。以透明質酸醫療器材占比最高,達百分之96以上。科妍逐步在開發其他產品,透明質酸醫療器材的營收佔比在2023年前三季98.45%,到了2024年同期下降為96.39%。;其他產品的比重則從2023年前三季的1.55%提高為2024年同期的3.61%。
2024年前三季科研營收內、外銷比重為60%比40%,內銷逐步提高,從2023年前三季的59%,到2024年同期的60%。。
科妍在海外布局裴然有成,傳出佳音。旗下產品婦科手術後防沾黏凝膠[玻達癒可吸收防沾黏凝膠,PROTAHERE],已經取得巴西政府核准銷售證書,可以在巴西銷售貢獻營收。科妍在巴西取得第一張核准銷售許可證後,趁勝追擊再申請第二張骨科防沾黏凝膠銷售許可證,加入產品銷售貢獻營收。
此外,科妍也積極準備申請長效型一針劑型關節腔注射劑核准銷售許可。
而科妍的四大產品,除了泌尿系統的膀胱灌注液外,都將陸續引進巴西銷售,包括美容整形的小針美容。
法人認為,四大產品線持續擴展,2024年雙位數成長,將持續到2025年。2024年下半年除新品[可麗媞]加入銷售創造營收外,既有產品銷售持續擴展,並在新市場取證上市。第一支國產PCL(少女針)喬凡霓絲刺激自體膠原蛋白增生植入劑已正式通過台灣TFDA批准,這也是第二支在台上市的醫美少女針,是新一世代核心技術平台再次成功的醫美產品,將搶占國內外百億元市場商機。
最近六年科妍的營收逐年提高。從2019年的4.38億,2021年已經突破5億為5.06億元,維持兩年2021年與2022年分別為5.06億元、5.60億元。到了2023年一舉突破7億元為7.13億元,年增長28%。截至2024年前三季與2023年前三季相比,營收年成長23.2%,2024年12月營收9300萬元,全年營收8.83億元相較於2023年全年營收7.13億元,年成長率23.8%,持續雙位數的成長。
科妍過去六年的毛利率在67%到74%之間。2022年67%最低,2024年第三季已經提升到74%,2020年的70%相當,且有逐年提升的趨勢。
營業利益率則是介於24%到31%之間,2021年與2022年24%較低,近三年有逐年提高的趨勢,2024年第三季已經回升為30%。
理周投研部表示,防沾黏凝膠目前在台灣醫學中心銷售覆蓋率已達百分之百,專科醫院通路也持續布建,海外市場將向中美洲、南美洲、中東地區推廣。2024年第一季即已經展現淡季不淡的營運佳績,成長62.28%,每股盈餘0.76元高於前季0.59元(成長28%)且高於去年同期0.5元(成長52%)。第四季營收高於第三季,第三季營收高於第二季,第二季營收再高於第一季,呈現逐季成長趨勢,第二季獲利6781萬元高於第一季5170萬元,EPS 1.0元高於第一季。累積前三季EPS為2.58元高於2023年同期2.08元,2024年可望創高,成長到2025年。
配合公司營收與獲利成長,股價持續整理,未來將反映公司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挑戰前高。
※理財周刊1278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科妍國內、外布局已成營收與獲利逐年創高
◎藝饗新視界>黑色幽默的藝術診療室──TROUBLELOOK的麻煩療癒學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走進每一個角落 南投幸福GO解決偏鄉交通問題
◎發行人語>不高興產業
◎全球理財觀>拿出台灣尚勇的氣魄拒救英特爾 迎接邊緣AI的消費端需求
◎理善大家來>愛有你不孤單 賽珍珠伴新住民前行
◎封面故事>山姆大叔偷瞇牌 解讀川普袖裡乾坤 重建商機、機器人、蘋概股
◎AI機器人投資組合 >2月黑馬股出列 皇昌爆量飆漲 大成鋼受惠美國關稅紅利
◎價投實踐家>加密貨幣ETF成投資新顯學
◎幣圈時事>三大願望若成真 BTC、ETH暴漲2倍不是夢!
◎房市放大鏡>從房市價增量縮趨勢 洞悉房產業規模逐漸萎縮危機
◎房市觀察>2025年檢視房市景氣轉折之20大重要指標(一)
◎解碼房市>限貸令緊箍咒 35萬棟恐成難以跨越的坎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78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