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文.洪寶山
川普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台灣如此親美竟給32%,台股遭到驚嚇,從21296點跌到17306點,跌幅達-18.73%,幾乎達到熊市的標準,驚魂未定,驚動國安基金召開臨時會,首次在萬八的高位被授權進場護盤,4月10日加權指數漲9.25%,守住2020年COVID-19疫情利空創下的8523低點以來的五年上升趨勢線支撐,憑著國安基金過去七勝一敗的戰績,為市場注入信心。
融資斷頭後 怎會量滾量反彈
觀察集中市場的成交金額,4月8日5774.57億元,9日5897.2億元,11日5268.69億元,14日4734.63億元,三天跌四千點,照理說,在融資一周減少848.61億元後,籌碼應該是傾向穩定,融資斷頭後的反彈初期,應該是驚驚漲的量縮,怎麼這次反倒是你丟我撿的量滾量反彈,是打帶跑的邊走邊看的搶短策略盛行嗎?
如果從24416高點算下來,累積-29%跌幅,雖不算少,但川普的晶片稅蓄勢待發,再跌一些也好像有空間,難怪一反彈就爆量,屬於逢低攤平、反彈就賣的解套手法,籌碼的穩定度還要追蹤。
財部研議報稅季延長至6月底
在融資大斷頭後,市場傳出,數家大型壽險公司湧現保單解約潮,套出現金還錢,更有多家銀行的小額信貸業務量申請案件暴增。偏偏再過幾天就是五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日子,希望今年大股東賣股繳稅的動作少些。好在財政部先前說明,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影響,研議今年報稅季延長至六月底,希望讓民眾可以稍微喘口氣。
有鑑於台灣的物價壓力仍未解除,民眾荷包縮水之際,又遇「萬稅爺」川普叫牌式的加徵關稅,今年的免稅額及扣除額都有調升,以月薪3萬7166元以下單身族為例,今年五月不用繳稅。但是根據金管會統計,這回被融資斷頭的股民,超過七成都是40歲到69歲族群,這些人是家庭主要的財務來源,或是退休族,尤其是MAGA們要盟友捐款給美國財政部縮減貿易逆差,等於是疫情期間拜登總統舉債發的失業金就是預支了我們將來給美國的捐款。
台灣X世代要贍養山姆大叔?
真的從來沒想過,X世代不僅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竟然還有素未謀面的美國爸爸要撫養,因此就算樂觀假設是餘錢投資,股票被斷頭不影響生計,但畢竟股票賠錢影響消費力,加上還要「贍養」美國爸爸這個重擔子,勞健保又隨時破產,希望將來五月報稅時可享有「扶養美國爸爸」免稅額,也才不枉X世代的任勞任怨。
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如果持續半年,基本上美中的貿易就脫鉤了,整體川普貿易政策的重點,就是正面回應美國過度仰賴進口商品的國安問題。目前已有多達130個國家同意與美國展開關稅協商,而川普也同意把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下調至10%,作為談判誠意。
對於台灣而言,如果最後的關稅談判結果也是落在10%的話,那基本上算是失敗,因為台積電已經承諾去美國擴大投資,後續還會帶著整個供應鏈過去,甚至和碩也已宣布赴美投資,美其名是強化與美國的連結,但生產成本的增加,就連有訂價權的台積電也難逃未來五年毛利率降低2-3%,更何況其他廠商。
「好好先生」賣美債將軍川普
有了廣場協議經驗的日本,這次關稅談判期間,傳出上周十年期美債下跌、殖利率上升至4.5%的賣家原來是日本,真是意外,原本還以為是中國報復美國的145%關稅,沒想到向來扮演「好好先生」的日本這次帶頭硬槓川普,真是好樣!這才是談判該有的立場與技巧。
4月15日看到一則新聞,關於NBA勇士主帥柯爾呼籲NBA聯盟減少例行賽場次,保護球員健康,但那意味著NBA聯盟的收入減少。柯爾表示:「我曾親自寫信給聯盟主席,但我不相信美國人會願意為了品質,而在利潤上做出讓步,這不符合我們的民族性。」筆者看到這段話由衷的敬佩柯爾的正直,沒錯,殖民地經濟的本質就是掠奪,從大英帝國以來就如此。
市場說:「川普要製造業回美國,會造成美製iPhone 16售價高達3500美元,推升美國通膨。」會說這種話的,就真的是不了解為什麼資本主義下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筆者相信尼克森時代的前美國財長約翰.康納利的那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難題」,同樣的,「貿易逆差是美國的債務,但付錢結帳是大家的難題」。
※理財周刊1286期更多精采文章:
◎新聞熱線>這檔全球首創減脂細胞標靶治療 進度符合預期搶攻百億美元醫美商機
◎新聞熱線>市值型新選擇! 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ETF強勢募集
◎新聞熱線>鬧4年案荒 中科盼到小宅案降臨
◎發行人語>強護盤 緩繳稅 穩民心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以一破千 山川戰法教你看穿主力控盤手法
◎全球理財觀>2兆美元的債務缺口要靠盟友 川普急 日歐中俄不急
◎理善大家來>就諦與印度男神 一起關心緬甸地震
◎封面故事>D-DAY 90天偏多操作 90天關稅豁免 台股到處黃金股 精選12家實施庫藏股績優好公司
◎AI機器人投資組合>AI選股股價波動低成致勝關鍵 宏盛、潤隆漲5.51%、5.29%
◎熱門產業選飆股>川普關稅政策反覆 投資汰弱留強
◎價投實踐家>活在當下 保本比賺錢重要
◎房市放大鏡>關稅大戰影響股匯市 房市會不會雪上加霜?
◎房市觀察>川普關稅震撼彈 台灣房股兩市遭殃
◎解碼房市>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商用不動產的挑戰正開始!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286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