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下跌116點收23,487點 台積電下跌10元收1,080元

政院拍板!再婚不能拿贍養費、5年內分居3年可訴請離婚 修法溯及既往

NBA/唐西奇熄火、詹姆斯關鍵三分未進 湖人遭黃蜂逆轉

謝金河:AI應用全面擴散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謝金河】

但是對市場帶來更大衝擊的是元月二十七日中國的大型語言開發模型DeepSeek橫空問世,這個標榜只花了五八○萬美元打造的開放式平台,瞬間取得一億用戶,而川普入主白宮,他找來軟銀孫正義、甲骨文艾利森及OpenAI奧特羅共同成立Stargate,要集資五○○○億美元進軍AI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對比。

美國用巨資打造AI生態系,中國卻用蒸餾的手段從GDP找到新的路徑,而且成本代價極低,二十七日DeepSeek問世,立刻對市場造成猛烈撞擊,這一天堪稱是AI產業大屠殺,首當其衝的Nvidia一天市值蒸發五八九○億美元,台灣全年GDP大約才七六○○億美元,輝達一天幾乎蒸發三分之二的台灣GDP,這個衝擊非同小可,台灣的TSMC ADR當天重挫十三.三九%,跌掉二九.五七美元,甲骨文、ARM二十日參與Stargate計畫的公司,股價都大跌逾十%以上。

台股慢慢填補跳空缺口

元月二十七日這一天,美股乍看平靜無波,但是AI供應鏈大跳水,都出現大跳空缺口,台股在二月三日開紅盤,過了一個新年,加權指數大跌八三○.七,留下一個大跳空缺口,在元月二十二日封關日收盤二三五二五.四一,經歷了一周的努力,加權指數最高來到二三四八五.五一,慢慢把元月二十七日的大跳空缺口回補回來,台股又回到龍年最後交易日附近,指數慢慢填補跳空缺口,技術面逐漸好轉。

回頭檢視一下,元月二十七日這個大跳空下跌似乎重新調整台股的生態系,而這一天對全球股市也帶來重大影響。元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台積電從一一三五急殺到一○六○元,這是指數下跌重要源頭,當天外資賣超台股七四三億元,賣超台積電一○二九八張,當天賣超集中在先前跟著輝達大漲的AI協力廠身上,外資賣超廣達二一六四○張、鴻海九五六四○張、緯創二四九一六張,台達電九一六九張,日月光六六七六張。

這一天台股堪稱豬羊變色,這兩年隨著輝達大漲的個股,在元月二十七日都出現重挫,黃仁勳去參加尾牙的緯創最低跌破一○○元、緯穎跌到二○○五元、鴻海跌到一六三.五元、技嘉最低到二三○元,當天散熱的雙鴻、奇鋐都殺到跌停,矽光子、CoWoS相關個股跌幅都很慘重。這些跟隨輝達創下驚人漲幅的個股都出現顯著回檔,而且如鴻海、廣達、技嘉、緯創、緯穎等都跌破年線,這個跌入空頭排列的現象十分值得留意。

聯發科市值追趕鴻海

不過過去一周,市場又誕生不少新強勢股,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聯發科、華碩,聯發科在二十七日上漲三五元,華碩上漲四二元,漲幅六.九二%,已寫下六七五元新高,聯發科也漲到一五七○元,都寫天價紀錄。如今聯發科市值二.四一兆,已逐漸逼近鴻海的二.四八兆元,聯發科看起來有追過鴻海之勢。過去聯發科以手機晶片為主,這次和輝達合作GB10晶片,奮力在AI PC領域突圍,這是聯發科在AI新運用領域的機會,如果市值能拉升到一○○○億美元,這也是台灣IC設計產業走向國際的新開端,值得繼續往下看下去。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39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泰總理會習近平稱「台是陸不可分割一部分」 謝金河揭下場:這些產業關門

美對加、墨課重稅是拿刀砍自己?川普會保護台灣?謝金河:敵我不分是大麻煩

黃仁勳身價一天縮水逾6800億元 跌出富豪榜前10名

鋼鐵股變「慘業」 他批日是元兇、教會陸傾銷、產能過剩…謝金河:內捲全球化今年顯學

相關新聞

美股挺川普 恐怕挺不住

一七年川普首任總統之初,美股本益比就已攀升至史上最高紀錄;今年一月二十日,卻又進一步刷新高峰。以其政策的不確定性,美股未來值得關切。

AI股行情重啟的2個條件 全新投資思維

DeepSeek對資本市場帶來的衝擊仍餘波盪漾,不僅牽動AI硬體供應鏈的評價調整,機構法人亦啟動中長期部位調整,今年投資AI股要有全新思維。

AI之外的好選擇 川普關稅政策與DeepSeek引發市場變動

川普關稅政策善變,導致全球各國面臨挑戰,惟台廠業績股終將抬頭,尤其兼具殖利率優勢者,包括蘋概、被動元件、自行車、製鞋、成衣、汽車零組件、PCB及金融股。

謝金河:AI應用全面擴散

二○二五年的蛇年,市場變數突然增加很多,首先是川普入主白宮,他的指揮棒不停地飛舞,關稅大刀舞動,他除了威脅加拿大、墨西哥課關稅二五%,也對台積電放狠話說要課一○○%關稅。

邊緣AI 4大商機噴發

隨著AI科技快速發展,AI投資逐漸受到企業重視,AI應用部署逐漸從雲端朝向邊緣、物聯網擴散,AI PC、機器人、智慧穿戴裝置與資訊軟體將成投資焦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