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助理捲共諜案 羅美玲、郭昱晴驚訝、許智傑籲黨清查

輝達要改名?外媒爆料可能改為「NVID AI」

想大便大不出來?專家建議晚間「1活動」有助隔天排便

雲端協助運算方法屬於抽象概念不具專利適格性? 2024年Eolas v. Amazon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授

美國Eolas公司擁有一種雲端協助運算的方法專利,並以此提告Amazon、Google和Walmart等大公司。但Amazon等公司反擊,主張該專利只是一抽象概念,不該獲得專利保護。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2024年2月1日判決Eolas敗訴後,Eolas向最高法院上訴。最高法院於同年10月7日決定不受理此案,故此案確定,Eolas的專利無效,Amazon、Google和Walmart勝訴。

Eolas的「分散式超媒體方法與系統,用於自動調用外部應用程式,以提供與超媒體文件中嵌入物件的互動與顯示」專利

Eolas擁有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簡稱'507專利)。'507專利說明書指出,典型客戶端電腦的處理能力有限,且網際網路的低頻寬,限制了大多數使用者與網路上的大型資料物件進行互動的能力。說明書描述該發明利用了分散式超媒體環境,例如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環境,並使用了分散式運算所提供的遠端運算能力[1]。

圖1. 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架構圖;資料來源: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
圖1. 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架構圖;資料來源:美國專利第9,195,507號

圖1是'507專利的說明圖。在此實施例中,使用者電腦上的瀏覽器客戶端208請求並解析一個資料物件(例如:超媒體文件212),並識別出一個便於讓應用程式客戶端210來調用並與該資料物件互動的應用程式。應用程式客戶端210透過分散式網路206(例如網際網路)來存取位於伺服器電腦204上的資料物件。當應用程式客戶端210接收到資料物件後,瀏覽器客戶端208會在客戶端電腦200上顯示該資料物件[2]。

說明書中還描述了一個進行多維影像視覺化的應用程式範例。在此範例中,應用程式伺服器220執行渲染及變換計算,當使用者與三維資料物件互動時,應用程式客戶端210會根據每次新視角的計算結果,更新使用者的視圖。說明書中描述了一個較佳實施例,其中使用者與三維資料物件互動,該物件位於瀏覽器客戶端208所生成的視窗內或其旁邊,該視窗包含超媒體文件212的顯示[3]。根據'507專利,讓應用程式伺服器220使用伺服器電腦204的運算資源,如在三維視覺化範例中所描述的,比讓應用程式客戶端210在客戶端電腦200上執行快得多[4]。

'507專利的二個代表的獨立請求項為第32項和第45項。

控告Amazon、Google和Walmart侵權

Eolas向Amazon、Google以及Walmart(統稱為「被告」)提起訴訟,指控其在德州東區侵犯了'507專利的部分請求項。案件隨後被轉移至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5]。

在請求項解釋階段,地區法院解釋了請求項中的「客戶端電腦上的全球資訊網瀏覽器」的限制,認為互動內容應用程式不需要內建於全球資訊網瀏覽器中。換句話說,地區法院認定該請求項並不要求將互動內容應用程式遷移到全球資訊網瀏覽器內[6]。

被告等公司則提交了簡易判決動議,主張系爭專利請求項不具備專利適格性。

Alice案二步驟檢測法

美國最高法院在2014年做出Alice Corp. v. CLS Bank International案[7]判決,對專利適格性問題提出兩步測試。第一步,法院必須評估所涉及的請求項是否指向不具專利適格性的概念,即自然法則、自然現象或抽象概念。如果答案是肯定,第二步,法院需要單獨考量和綜合考量請求項的各個元素,判斷它們是否包含足以將「請求項的性質」轉化為具專利適格性的應用的「發明性概念」(inventive concept)。換句話說,法院必須確定請求項是否敘述了超出抽象概念的其他特徵,使其具備專利適格性。這些額外的特徵必須超出「眾所周知的、常規的、慣例的活動」[8]。

地區法院認為在Alice檢測的第一步中,系爭請求項是「針對在客戶端電腦瀏覽器上使用分散式運算與遠端物件進行互動的抽象概念」。在Alice檢測第二步中,地區法院認定無論是分散式運算還是改進的安全性,無論是單獨考量還是結合考量,都體現了這一抽象概念,無法超越該抽象概念,達到專利適格性的標準。地區法院還解釋說,系爭請求項中的其餘部分缺乏能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備專利適格性的應用的發明性概念,因為它們引用了通用的電腦元件和功能[9]。

因此Eolas向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Eolas主張對三個特定技術問題提出了具體技術解決方案

Eolas主張,'507專利的請求項包含「針對三個特定技術問題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因此這些請求項在Alice檢測的第一步下並非抽象概念[10]。

第一,Eolas主張在發明時,使用者與資料物件的互動僅限於將資料物件「下載到他們的客戶端電腦,然後啟動外部應用程式以允許對資料物件進行操作」。Eolas進一步主張,其發明「與其下載資料物件並使用網頁瀏覽器外部的輔助應用程式來操控,物件被嵌入到網頁中,且網頁瀏覽器配置了可以自動調用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能夠在物件顯示於網頁中時進行操作」。換句話說,Eolas認為內嵌於瀏覽器的應用程式可以促進對物件的操控[11]。

第二,Eolas主張,除了將應用程式移至網頁瀏覽器內運行之外,請求項還透過分散式運算配置解決了可擴展性問題:「新的應用程式被分割並分散運行,部分在瀏覽器內運行,其他部分在遠端的分散式應用程式電腦上運行。」[12]

第三,Eolas主張,僅調用那些配置為與網頁瀏覽器一起使用的應用程式,該發明提高了安全性[13]。

Eolas依賴這三個發明特徵是發明性概念,認為這些概念會在Alice檢測的第二步中使請求項具備專利適格性[14]。

最後,Eolas主張請求項45中「視圖轉換」的額外限制提供了發明性概念,從而使請求項45具備專利適格性[15]。

一個新的或突破性的抽象概念還是抽象概念

但上訴法院認為,無論是根據Alice檢測的第一步將其作為技術改進分析,還是根據Alice檢測的第二步將其作為發明性概念分析,Eolas針對請求項32所提出的三個概念皆無法使該請求項具備專利適格性。同樣地,法院認為,請求項45並未包含超出抽象概念的額外特徵,足以使其具備專利適格性。法院將逐一檢視Eolas所聲稱的發明性概念[16]。

第一,Eolas主張,將互動內容應用程式從全球資訊網瀏覽器外部移至瀏覽器內部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變革,提升了與全球資訊網的互動性。但法院在請求項中找不到這項限制,因此它無法滿足Alice檢測的第二步。此外,Eolas在上訴中並未對地區法院的請求項解釋提出異議,該解釋不要求互動內容應用程式必須內建於全球資訊網瀏覽器中[17]。

第二,Eolas主張,請求項中記載了在瀏覽器中的應用程式與遠端分散式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之間進行分散式處理的發明性概念。但沒有爭議的是,在發明時,分散式處理已是眾所周知的、常規的慣例活動。例如,'507專利的其中一位發明人確認,發明人並未發明分散式運算、伺服器或應用程式。此外,正如地區法院所解釋的,該請求項僅僅描述了一個期望的功能或結果,卻未提供分散式處理的具體細節[18]。

第三,Eolas主張,其請求項透過限制被調用的互動內容應用程式僅限於那些配置在網頁瀏覽器內運行的應用程式,減輕了發明時存在的某些安全問題。但這個所謂的發明性概念並不在請求項的範圍內。因為如前所述,這些請求項實際上並不要求互動內容應用程式必須位於瀏覽器內。事實上,請求項僅僅陳述瀏覽器調用互動內容應用程式(根據地區法院的解釋,這些應用程式與「全球資訊網瀏覽器」是分開的,即在瀏覽器外部運行)。因此,根據這一論點,請求項在Alice檢測的第一步或第二步下都不具備專利適格性[19]。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2024年2月1日判決Eolas敗訴後,Eolas向最高法院上訴。但最高法院於同年10月7日決定不受理此案。因此此案確定,Amazon、Google和Walmart獲得勝訴。

 

備註:

 

責任編輯:盧頎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楊智傑
現任: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教授
經歷:真理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所碩士

台灣大學法學博士

專長:智慧財產權、美國專利法、美國著作權法、憲法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68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全台首件國民法官案 法律男愛不到砍死男同學判無期、賠737萬

美媒:起訴川普檢察官面臨報復 將辭職解散團隊

四字國罵辱員警二審改判無罪 彰地院判決理由出爐

否認姦殺女大生!呂金鎧聲再更一審 共犯因憲法法庭判決有機會逃死

相關新聞

2024年歐洲專利指數報告:全球創新趨勢與產業變化分析

歐洲專利局(EPO)2025年3月發布的《2024 年歐洲專利指數報告》(PATENT INDEX 2024)顯示,去年 (2024) 的歐洲專利申請總量達到 199,264 件,較 2023 年微幅下降 0.1%。儘管整體增幅放緩,但部分技術領域與國家仍顯示穩健增長,特別是人工智慧、電池技術與綠色能源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持續上升。 圖1顯示了向EPO提交的歐洲專利申請[1]的地理來源,申請文件的地理來源由申請表上列出的第一申請人的居住國決定(第一申請人原則[2])。

德國慕尼黑法院槓上EC 正式確立FRAND抗辯「擔保金鐵則」

德國慕尼黑高等地方法院於3月20日對VOICEAGE EVS訴HMD案(6 U 3824/22 KART)作出終審判決,無視歐盟執委會(EC)先前提出的法律意見,正式確立「擔保金優先於FRAND合理性審查」的裁判框架。此裁決意味著:未來SEP實施者若未按專利權人最終報價提供足額擔保,將直接喪失FRAND抗辯資格,無需進入權利金合理性審查階段。法院同時批准HMD就FRAND爭點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為歐盟法院(ECJ)介入埋下伏筆。

經濟部修訂商標專業能力認證考試規費 強化代理人專業水準

為提升商標代理人專業能力,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智慧局) 於2025年3月20日公告修正《商標規費收費標準》第七條之一及第八條,針對商標專業能力認證考試的報名費用及施行日期進行調整,全面強化代理人資格認證制度。

原料藥是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間的侵權物嗎?

藥品專利權期間延長期內的侵權仍是專利侵權,但卻不是以申請專利範圍為判斷基準,而是以第一次許可證記載的[有效成分及用途]為基準。因此如何被認定是否為第一次許可證,以及第一次許可證記載內容為何,就非常重要。

最新研究:USPTO審得快的專利未必是容易啃的柿子

《哈佛法學與科技期刊》(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2025年2月刊出一篇美國專利相關論文:《「劣質」專利的迷思:審查所花時間長短對專利訴訟結果的影響》(THE MYTH OF “BAD” PATENTS: IMPACT OF PROSECUTION LENGTH ON PATENT LITIGATION OUTCOMES)(下稱《論文》)。其研究發現,美國專利領證前收到的OA愈多,通常的確會導致專利範圍愈窄、愈不易被認定有專利權侵害情事,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OA次數不見得與「專利品質」成正比,反而可能與專利被無效的風險正相關。[1]

日本智高法院大合議庭裁定:豐胸用組成物專利侵權案 醫療行為與產業利用性新詮釋 — 2025年東海醫科株式會社訴Y醫師案

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裁判長:本多知成)大合議庭於2025年3月19日作成劃時代判決,針對兩大爭議明確表態:首先,使用人體提取物(血液)作為原料製備、最終將回輸人體之組合物發明,具備《專利法》第29條[1] (文中所指為日本專利法,下同) 所要求之產業實用性;其次,醫師為實施豐胸手術而調配該組合物之行為,因不符合《專利法》第69條第3項[2]「醫師調劑免責條款」,應負專利侵權責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