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6年創作路上常相遇 藝術家張秉正、陳世強今首辦雙個展

藝術家張秉正、陳世強受中興大學藝術中心邀請,今天舉辦「境遇」雙個展。他們是國立師大美術系的同班同學,雖然在創作路上是平行線,但畢業後仍有交會點,並在36年後的今天共同辦展,有多位中部藝術界、教育界人士今前往參加開幕典禮,並祝畫展成功。
包括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中興大學副校長張照勤、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主任邱文正、藝術家洪易、中興大學校友會監事陳美利、台中美國學校董事劉曉萍等人今都出席。興大藝術中心還安排呼應展出的歌唱,以及作家康原也在開幕前表演了一段吟唱。張秉正就讀明道高中美工科時的指導老師賴仁家也特別到場,給他鼓勵。
張秉正擅長的是水墨、陳世強是油畫,兩人大學畢業後各自取得台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碩士、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碩士,並分別在新竹關西高中、彰化師範大學教學,作品都曾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張秉正說,這次他兩人分別拿出40幅以上作品辦展,他有高中至今的作品,陳世強甚至是國中到現在。而且,兩人都曾歷經台灣解嚴至今的轉變,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歷經時代變化的軌跡,他們也把兩人的作品在展場中刻意擺設,讓觀賞者從不同的呈現中產生對照。
陳世強說,他和張秉正的創作路線和生活方式完全是各走各的,可說是「同班不同學」,但以往幾次重要的「時間點」就會碰在一起,90年代台灣大環境有很多改變,經常「不期而遇」而張秉正是他創作上一面很好的鏡子,從他的創作中,可以不斷的提醒自己可以堅持的路線和養分。
兩人的邀請卡上這樣寫著,陳世強從早期的表現主義到後來的類普普風格,畫中帶有某種流動性和速度感。張秉正則從渾重皺法的文人畫風與寓言式的表現體裁,擦染出對外在世界的內在感受,勾繪出如心身翻攪的慾望山水。
張秉正說,他倆共同為畫展取名「境遇」兩字,境代表的環境和時間的變遷,遇則是隨機和不可預知的狀態。歡迎大家從作品中去細細觀察和體會,展期至下個月16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