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英語教專業知識 南市課室英語滾動修正 重在情境與實踐

為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營造英語應用情境,南市教育局推動「課室英語能力認證計畫」,並配合政策持續性滾動修正,課室英語非用英語教專業知識,而是鼓勵教學中,自然融入簡單的英語用語如點名、鼓勵、發表指令等,讓學生在日常情境中反覆聽見、理解並回應英語。
教育局表示,推動此計畫已3年,鼓勵非英語科教師將簡易英語指令自然融入教學流程,營造耳濡目染的英語學習環境,至目前已有242所學校、逾2660位教師完成認證,顯示課室英語已在校園逐步落實,讓英語學習從考科走入生活,逐步深化為溝通工具。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課室英語並非要求教師大量使用英文授課,而是鼓勵在教學流程中,自然融入簡單的英語用語,例如點名、鼓勵、發表指令等,這種語言輸入方式無須刻意記憶,也無須翻譯,有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語感與理解力,逐步將英語視為生活中可使用的溝通工具。
他強調,課室英語的推動不重形式,而重實踐,無需額外排課、改寫教材,非英語科教師僅需於課堂適時加入幾句英語,即可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情境,讓英語從考科轉化為生活中的溝通工具。未來教育局也將持續提供教學資源、專業支持與示例影片,鼓勵各校從「一人一句話」做起,累積語言使用經驗,打造自然且友善的英語學習環境。
偏鄉的菁寮國中為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全校教師都動起來,成立課室英語社群定期討論課室英語使用語句、時機、學生回饋等,目前已有5名教師通過課室英語能力認證。鯤鯓國小除了推動課室英語外,在校內廣播、行政表單與集會活動更是導入簡易英語指令,營造英語可見、可用、可親的校園英語學習情境。左鎮國小則設置大型看板展示常用語句,讓師生隨時能看、能用,使英語融入日常校園生活。
安南國中校長蔡佳宏說,課室英語能力上分5部分,從課程的開始、重點、學生的練習、發表到結束,讓老師了解可用到的英語並做簡單使用,若能達到就獲得認證,因此引導作用高,如要學生起立、坐下、翻到底幾頁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