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現身建中! 校長曝原因:學生熱愛追求真理

「2025台灣諾科獎週公益演講」將於5月7日至9日在北科大舉行,聚焦「青年學子未來如何參與科學與創新」邀請4位諾貝爾獎得主演講,而建中邀請其中3位到場短講,並與學生對談,校方也說,建中同學都非常熱愛追求真理,今天報名踴躍更在提問環節積極發言,盼對學生未來能以理性思辨與人文關懷共構視野,走向人生下一步。
今天赴建中短講,包含2021年圖靈獎得主、超級電腦高效能運算專家傑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石墨烯共同發現者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以及1998年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一氧化氮信號傳導研究先驅路易斯·J·伊格納羅(Louis J. Ignarro)。
傑克·唐加拉也以童年拆解電鑽的故事引出對系統原理的興趣;教授路易斯·J·伊格納羅則敘述十五年堅持研究一氧化氮的歷程如何終於獲得科學界肯定;而諾沃肖洛夫教授則分享,科學發現的本質是從未知中探索、從簡單中創新。
校方表示,三位講者分別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成為研究者初衷與歷程,更一致強調「好奇心」是推動學術探索核心力量,也提醒學生通往科學道路從不平坦,唯有熱忱與堅持才能穿越迷霧抵達真知,更給予建中學生許多建議,包括了「保有好奇心」、「跳脫框架思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等。
建中校長莊智鈞也說,建中學生都熱愛追求真理,而科學的肇始,恰正是對真理的探尋,能夠邀請到三位殿堂級的大師來跟同學們分享、暢談他們對於做學問以及對真理的追求的想法與經驗,相信一定可以給學生們非常多的啟發與收穫。
莊智鈞說,教育的核心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是價值與方向引導,透過這場對談,希望學生能從世界頂尖科學家生命經驗中,感受到信念的力量與選擇的意義,並在未來的旅程中,學會以理性思辨與人文關懷共構視野,勇敢走向人生的下一步。
校方表示,即便在期中考試前夕,學生們依然報名踴躍,活動現場座無虛席,提問環節踴躍發言,學生多數表示,雖然正逢考前選擇放下複習參與講座,是認為這場演講比課本知識更有意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