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颱風中午登陸「台東至大武」 賈新興:下午1時左營至佳里一帶出海

楊柳颱風侵台 高鐵下午2時後調整營運 每小時3班全車自由座

楊柳颱風襲台!蘭嶼14級狂風暴雨影片曝光 鄉民:樹都吹到鞠躬90度了

揭開困倦背後真實機制 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誘發睡意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Emma stein】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疲倦、需入睡補充能量?長久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是體內一種化學物質過度積累結果,但最新研究表明,誘發睡意真正「開關」可能是大腦神經細胞電荷過載。想像一下你長時間使用的電器因過熱自動斷電,新研究發現大腦也存在類似機制。

主流睡眠理論認為,人體起床/入睡過程由「生理時鐘系統」、「睡眠/清醒恆定系統」2 大核心機制共同調控,過程主要由名為腺苷(Adenosine)的化學物質驅動。

清醒時,大腦神經元不斷產生腺苷做為副產品,隨著腺苷含量越來越高,人會逐漸困倦,思考變遲緩,形成睡眠壓力(Sleep Pressure)。而位於大腦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CN)對光線極敏感,感受到外部環境光線減弱(從白天進入黃昏、夜晚)後,SCN 就會指示大腦另一個腺體──松果體開始分泌褪黑素,隨著夜幕降臨,身體啟動一系列程序引導進入睡眠狀態,當腺苷與褪黑素含量達到尖峰,人體便自然進入睡眠。

入睡後,大腦像清垃圾一樣掃除積累一整天的腺苷,當早晨第一縷光線通過眼睛進入視網膜,SCN 立即向松果體發出停止分泌褪黑素的訊號,並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當腺苷完全清除乾淨、褪黑素停止分泌、皮質醇含量達到峰值,人體就會清醒。

過去對人體睡眠模式的研究集中在參與調節睡眠的腺苷和生理時鐘(晝夜節律),然而英國牛津大學團隊基於果蠅模型的新研究卻發現,明確誘發人體進入睡眠狀態的真正「開關」可能是大腦細胞電力過載,挑戰了傳統理論,或者說:睡眠開關可能不是由化學物質腺苷濃度決定,而是由細胞的電學狀態控制。

誘發睡意的關鍵

根據新的果蠅實驗,大腦神經細胞內粒線體在清醒時不斷放電(firing)處理各種訊息,該過程導致帶電鉀離子不斷從細胞內部流失、洩漏至周圍組織,隨著活動時間拉長,神經元內外電位差逐漸達到臨界點,為了避免神經元過熱致使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此時負責監測電位差平衡的特定神經元促使大腦開啟「自我保護」模式,觸發類似斷路器機制,強制降低神經元活動並誘導進入睡眠流程。

研究人員解釋,就像日常生活用來保護電路的保險絲,當電流過載,保險絲會熔斷以阻斷電流,避免設備損壞,大腦似乎以類似方式工作,透過引發睡意重新平衡細胞間電壓與能量消耗,團隊也確實藉由操縱細胞內的能量多寡直接控制蒼蠅睡眠。

這項研究除了為睡眠生理過程提供全新視角,還可能幫助開發新的失眠治療方法,目前市面安眠藥多針對大腦化學傳導物質功能,往往伴隨記憶力衰退、成癮等副作用,若未來能開發阻斷神經元特定鉀離子通道的藥物,就有機會在不干擾大腦化學平衡的前提下更安全、有效地誘導睡眠。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OpenAI發布GPT-5 奧特曼:首次讓人感覺像在和一位博士級專家對話

我離失智有多遠? 「博恩醫師爸」腦齡預測併運動訓練 助6旬翁腦齡少3歲

北市「微笑樂智號」出發!社區巡迴推廣邀請民眾一起認識失智症

吃還是逃?清大破解果蠅大腦嗅覺密碼 提供失智症疾病新線索

相關新聞

不想多生孩子 專家:因為買不起合適的房子

現代人不願生育,或許與個人生涯選擇有關,但對最大多數人的直接影響,無疑是錢的問題,養孩子不只面對的是高育兒費用、競爭壓力,研究發現,最明顯的影響是房價,只要人們有適合養育家庭的房子可住,生育率就可以有感提升。

夜間攝取咖啡因不只提神 研究:還增加衝動行為 尤其是女性

雖然許多研究標榜喝咖啡對身體益處多,但也要挑對時間喝,一項基於果蠅模型的新研究發現,晚上攝取咖啡因明顯增加女性的衝動與冒險行為,男性則較不受咖啡因影響。

揭開困倦背後真實機制 大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誘發睡意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疲倦、需入睡補充能量?長久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是體內一種化學物質過度積累結果,但最新研究表明,誘發睡意真正「開關」可能是大腦神經細胞電荷過載。想像一下你長時間使用的電器因過熱自動斷電,新研究發現大腦也存在類似機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