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新款SE預計本周發表 iPhone關鍵年正式開跑

威力彩連30槓!周四頭獎飆12億 大樂透連8摃上看3.6億

高雄分屍殺人魔「拎垃圾袋」丟棄畫面曝光 疑裝頭顱或器具

昭和6年歷史建築「基隆中學官舍」遭祝融 不排除遺留火種釀災

歷史建築「基隆中學校官舍」8日晚間發生火警,基隆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9日初步勘驗後指出,現場燃燒面積約1平方公尺,不排除是遺留火種如鞭炮等引發火勢,預計2週內完成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歷史建築「基隆中學校官舍」8日晚間發生火警,基隆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9日初步勘驗後指出,現場燃燒面積約1平方公尺,不排除是遺留火種如鞭炮等引發火勢,預計2週內完成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基隆歷史建築「基隆中學校官舍」昨天火警,所幸火勢不大迅速撲滅,有學者質疑是惡意縱火,企圖廢除歷史建築身分。經勘驗後不排除是遺留火種引發火勢,預計2週內完成調查。

基隆市政府文化觀光局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位於基隆市義七路39號的歷史建築「基隆中學校官舍」昨天晚間發生火警,消防局當晚8時13分獲報後迅速派遣人車前往現場滅火,現場火勢不大並迅速撲滅。至於起火原因,正由消防局調查中,調查結果預計於2週內完成。

文觀局長江亭玫指出,建築物所有權人為國立基隆高級中學,校方先前已完成建築物緊急加固工程,目前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中。文化局於1月16日審查,結論為請校方依文資委員意見修正,文觀局後續將督促校方加速辦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以利保存文化資產;2月10日將邀請文資委員現場勘察,提供後續建議及協助。

文資學者蕭文杰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這幾年基隆文資有倒退現象,不得不懷疑這是惡意縱火,企圖廢除歷史建築身分。消防局火災調查科今天初步勘驗後,現場燃燒面積約1平方公尺,不排除是遺留火種,例如鞭炮等引發火勢,但確切起火原因仍有待調查。

基隆高中指出,校方在2018年已將「基隆中學校官舍」申請廢電,也設置甲種圍籬阻絕外人入侵,緊急加固工程也到收尾清理階段,卻發生失火意外,實在令人不解,將主動與消防及相關主管機關合作,提供一切必要資訊,以確保事件原因能夠迅速查明,也會公開結果。

校方表示,若調查結果顯示有任何人為疏失或違規行為,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絕不姑息,也會強化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提升監控設施、加強定期巡檢機制,確保場所安全。

根據國家文化資產網資料,「基隆中學校官舍」落成於昭和6年(1931年),為建坪33.11坪的奏任官舍,反映了日治中期高等官舍採用中走廊型態的折衷住宅設計潮流。2021年7月8日,正式公告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

基隆 文化資產 歷史建築 火災

延伸閱讀

歷史建築新餐廳驚見「老鼠跑來跑去」 北市衛局稽查結果曝

影/台中公寓騎樓機車火警延燒民宅 住戶倉皇逃生:聽到爆炸聲

台南鹽水月港廣濟宮遭祝融...10座神尊受災損失慘重「重建初估500萬」

台東2兄弟疑用蠟燭取暖 初二凌晨發生祝融雙雙不幸葬身火窟

相關新聞

國中、小學要開學了! 基隆「張老師」教舒壓3招 開學不焦慮

國中小學明天開學,基隆「張老師」中心表示,開學後家長和學生的生活作息都將調整,人際關係也有變化,如果遇到心情焦慮的情況,...

禮拜二才開學!大票家長搞錯「老師提醒才知道」 教部曝原因

寒假即將結束,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小一聯盟》發文,表示他原本以為開學日是明天(10日,周一),結果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周二(11日)。這則貼文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許多人也表示自己差點誤把孩子送上學。

新北三芝國中寒假牛刀初試 食材建模慶元宵

三芝國中學生在寒假期間應景發揮手作創意,跟著食材建模老師一步一步完成超逼真的元宵湯圓,缺口處還流出飽滿的餡料,並且在元宵節期間把三種口味的仿真元宵湯圓安排在三芝國中的『芝造客』展示箱中展出,展現學生們的巧手與學習成果。

新北雙溪高中與政大合辦營隊 高中生體驗「一日政大生」

寒假接近尾聲,雙溪高中學生把握時間在開學前好好充電一下。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心理系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研究社」,主辦三天兩夜的「2025教育心理營—心辰大海育見你」寒令營,首度與雙溪高中合作,邀請高中部學生參加,前兩天在雙中進行密集課程,最後一天則前往政治大學,體驗「一日政大生」課程,非常精彩。

新北汐止崇義高中寒假育樂營 新北學子體驗當主播

汐止區的崇義高中舉辦寒假育樂營,其中「短視頻製作與新聞主播體驗營」除了請網紅指導做短視頻,並且帶著學生到觀天下有線電視公司,參觀攝影棚,也體驗當新聞主播,充實孩子們的寒假生活。

昭和6年歷史建築「基隆中學官舍」遭祝融 不排除遺留火種釀災

基隆市歷史建築「基隆中學校官舍」昨天火警,所幸火勢不大迅速撲滅,有學者質疑是惡意縱火,企圖廢除歷史建築身分。經勘驗後不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