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競賽 木麻黃果實、炭化可可果莢創意應用奪金

為推廣綠色化學,教育部與環境部共同舉辦「113年度高級中等學校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共有133隊325人次報名參加,經過專家學者評審後,分別於普通型高中組及技術型高中組選出20隊及21隊進入決賽,並選出18隊獲獎、5隊創意獎與6隊人氣獎獲獎隊伍。金牌得主分別研究炭化可可果莢去除水中殘留四環黴素,以及木麻黃果實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屬,評審團讚兩隊實驗兼具完整性與創意。
18隊決賽獲獎隊伍包括高中組金牌1隊、銀牌2隊、銅牌3隊與佳作2隊,高職組金牌1隊、銀牌2隊、銅牌3隊與佳作4隊。高雄女中教師呂雲瑞指導羅子茞、何采宣及王宜臻3位同學的作品「添加炭化可可果莢有效去除水中殘留四環黴素」獲得高中組金牌,研究主題以可可殼製成生物炭,活化過硫酸鹽降解四環黴素,評審團認為,整體實驗設計完整,包含機制探討,動物實驗等,分析儀器齊全,適用於分析生物炭特性,測試生物毒性評估等,材料選擇亦具創意性及環保性。
而北一女中陳禹攸、黃郁琁及蔡承芯同學的作品「自製螢光光譜儀及螢光劑於化學反應之應用」,以及台南女中沈筱喬及蔡芯宜同學的作品「法拉第波合成奈米鎳並應用於染劑超快速脫色」,獲得銀牌。
高職組部分,由高雄高工教師陳俞伶及林倩宇指導學生蔡學宏、謝宗錄及蔡長祐的作品「一炭就淨」奪金,該隊利用木麻黃果實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屬,同時於改質實驗過程中避免使用複雜難以處理之化學原料,降低製作過程中的污染,並以物理或化學程序將銅離子回收,評審團認為研究成果完整,實驗數據可證實其可行性,創意極優,在主題研究的變因探討亦相當多元。
另外,高雄高工學生王婕、王妤安及曾筠婷的作品「樂(酪)享回收,吸金術(金屬)」,以及花蓮高工學生邱宇任、李秉榕及張彧喆的作品「“茶”到好理“油”---以無毒溶劑替代的萃取實驗」,則獲得銀牌。
創意獎部分,有「法拉第波合成奈米鎳並應用於染劑超快速脫色」、「從沙龍廢料到環保工具:使用頭髮清除水中的微塑膠」、「貓的「絲」生活」、「薄膜到此濕方盡,粉筆成灰鈣使乾」及「樂(酪)享回收,吸金術(金屬)」等5件作品獲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