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慈文國小辦「綠色夏日課程」 帶動節能減碳的跨域實踐

氣候暖化漸趨嚴重,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成為關注焦點,教育部透過「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鼓勵學校融合藝術、科技與生活議題。桃園市慈文國小透過一整套「綠色夏日課程」,帶學生從了解乾淨能源、現代科技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到討論出兼具科技、智慧、節能的一座未來棲息屋,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深度思考與實踐。
慈文國小配合教育部的跨領域美感計畫,以「未來『能』做什麼?」為主題,打造結合能源教育與藝術表達的綠色夏日課程。課程從「乾淨能源」的知識探索出發,學校安排學生前往「電幻一號所」進行實地參訪,透過沉浸式裝置體驗綠能發電、太陽能應用與VR模擬飛行等設施。
課程也結合多項實作,讓學生動手設計風力發電小屋與太陽能車模型,並進一步延伸至「磁」的科學探索,帶領學生認識綠能背後所依賴的稀土金屬「釹」與磁力運作原理,創作出「動磁音樂裝置」和「獨一無二魔磁畫」等作品。
為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與社會感知力,課程還以戲劇表演與身體律動為媒介,引導學生模擬現代科技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孩子們化身為海洋生物與鳥類,深入思考當地球環境充斥各式電磁波信號時,生物進行遷徙與移動時將會如何受到影響,過程中也學會以更溫柔細膩的視角,審視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微妙關係。
課程後段以「未來棲息屋」為設計主題,學生統整所學的知識技能,融入個人想像與創造力,設計兼具科技、智慧、節能與再生材料概念的未來棲息屋,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深度思考與創意實踐。
教育部表示,慈文國小綠色夏日課程,充分展現出節能減碳不僅是科學知識的累積,更是一場融合感知體驗、創意表達與行動實踐的完整學習旅程。期待更多學校投入跨域課程實踐,讓教育引領學生為環境與社會共創永續未來。
▪獨/不倫戀延燒7500萬補助款 陳建志、馮明珠列教育部查核名單
▪會同移民署闖台大抓非法移工 移民署、北市重建處道歉
▪「其實沒那麼喜歡」他大學後悔讀1科系 過來人認同:會迷惘
▪A4紙當最後筆記 進考場設「最後三分鐘」考試小白一次就考上公職狀元
▪新北安置機構爆多起男童性侵案...學校報警才曝光
▪台師大女足案 教育部4年前曾查核、認個案執行異常難追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