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星宇札幌返台班機爆衝突!空服員安撫不成被反咬 動口奧客遭日航警抬下機

恐嚇「斬首吳思瑤」莽男落網背景曝光 檢今訊後聲押

總統府前諮議、吳釗燮助理涉共諜案 黃取榮、邱世元延長羈押禁見2月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專案教師制度原本用意良善,意在補充學院科系既有開課主題的不足,但後來卻演變成補充人力的權宜之計。圖為大學校園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案教師制度原本用意良善,意在補充學院科系既有開課主題的不足,但後來卻演變成補充人力的權宜之計。圖為大學校園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師,且應緩和降低聘任率,並祭出獎勵。但教育團體憂心,較妥適的方式應是增加聘任編制內人員給予補助,否則恐導致學校裁撤專案仍能拿補助。

因專案教師遭濫用教育部曾遭監察院糾正,並於111年提出政策引導措施,大專校院112學年度起不得再增加專案人力,且須降低聘任比率,自一20學年時全數學校聘任比率皆應降至8%以下。又只要符合生師比,學校專案聘任比率較前一學年度下降,且人數較前一學年度減少,每減一名專案可獲10萬元獎助。

教育部也另於112學年起統計各校專案教師比率,但如崇右影藝科大編制外專案比例仍達六成,公校如台科大等則有兩成多。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獎勵方案可以調整得更好,教育部應鼓勵學校將專案轉為正式的編制內人員,但少了轉正,只要求減少專案人數,部分學校可能將專案裁撤還拿到補助款。學校應增加聘僱編制內專任人員才給予獎助,且專案比率也應逐年下降。

又部份技專多以實務教學不易以編制內聘僱為託辭,林柏儀也談到,編制內外差在勞動保障的不同,編制外職務都屬臨時性,如同事請產假時以短期方式聘僱,除此之外,都應以長期編制內聘僱為先,教導學生實務也需要長期貢獻,不應以科系有別。

文大大傳系教授王翔郁則談到,私校專案想轉為編制內通常要符合相關條件,專案聘期滿後若符合條件可申請再次應徵,通過後即以編制內聘僱,但若有些人專案時期不好溝通、不配合,則能弄走就弄走,再者,再次應徵時也可能碰上更優秀的對手,最後聘僱的是別人,都有不確定性。

教育部回應,為改善政策缺失及確保專案教師工作權益,大專校院宜採取逐年調降專案比例方式因應,又照大學法規定,教師聘任需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程序,編制外專案教師轉為編制內,必須透過合法公開甄選程序進行聘任,以維護教師聘任的正當性與學術環境公平性。

教師 教育部

延伸閱讀

自願減量專案註冊16案 自然碳匯僅占3案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屏東縣長周春米:啟動四大應變、四項補助

教育部反毒、反霸凌影音徵件 30秒也有機會抱5萬獎金

高雄銀行新北新莊分行開幕 力挺在地企業聚焦低碳轉型

相關新聞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超怕口說…她讀「冷門語言科系」喊後悔 一票苦主:妳不孤單

讀語言類的科系要如何克服對「口說」的恐懼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就讀冷門語言科系,剛開始抱著熱忱進去的,如今卻非常恐懼「口說課」,儘管很努力了,仍然很害怕上課被老師點到,讀得很不開心,忍不住感嘆:「讀語言科系好後悔」。

畢業專題討論到凌晨…大四女難熬夜憂「不合群」 網列增進效率技巧

無論是做報告還是準備考試,許多學生都會利用夜晚的時間來準備。一名大四的女網友發文,稱她和同學正在準備畢業專題,需要「熬夜」討論,但她本身身體狀況不允許熬夜,擔心自己身體撐不下去,於是詢問網友:「不能熬夜討論的人不負責任嗎?」。

美術系只喊「做自己、突破」 大學生憂未來:沒人教怎活下來

台灣的「美術」產業問題出在哪裡呢?一名美術生發文,稱她讀書時,老師時常鼓勵他們「做自己」,但後來才發現外面的人只在乎妳的作品是否有市場,他們經常忙著創作,忙著突破,卻沒人看得懂,沒有買家,她認為主因是台灣藝術環境太封閉:「沒人教我們怎麼被看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