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麟洋路揭牌 蔣萬安:盼麟洋精神成北市DNA

台北市長蔣萬安去年宣布將中山國中前復興北路361巷取別名「麟洋路」,蔣昨與奧運金牌李洋、王齊麟一同出席「麟洋路」揭牌。蔣萬安說,希望讓麟洋「努力不懈、奮戰到最後一刻精神」,成為台北市DNA。
羽球奧運金牌李洋、王齊麟在奧運男雙二連霸,去年8月蔣萬安拋「麟洋路」構想,遭綠委吳思瑤嗆「蹭過頭」,但過去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也曾在前市長郝龍斌任內取別名「自由巷」紀念鄭南榕;賴清德總統任台南市長期間,也為紀念八田與一曾將嘉南國小周邊道路改為「八田路」。
國民黨議員秦慧珠認為,取別名「麟洋路」有助提振羽毛球風氣,除了肯定中山國中培育羽球國手的用心,也是對羽球運動的激勵。
民進黨議員許淑華認為,尊重取路名別名,重點是不要過猶不及,後續是否只要拿到金牌都要取別名,推廣北市羽球教育,及增設球場設施才是更重要的事,先前就有國小羽球隊因學校活動中心整建,變「流浪球隊」,市府應花更多心力解決羽球場地不足問題。
蔣萬安說,中山國中前復興北路361巷是透過市民參與方式,增設別名「麟洋路」,稱讚「王齊麟、李洋是我們的驕傲,讓世界看到台灣」。
至於北市規畫國際羽球館進度,蔣說,地點選定北士科西基地,完成先期評估,將規畫地上3層、地下2層,容納6500名觀眾,有10面訓練場及5面正式競賽場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