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進駐台北國際書展 持文化幣消費享點數放大術
你聽過珊瑚唱歌嗎?你看過魚耳朵裡的小耳石嗎?第33屆台北國際書展於4日盛大開幕,中央研究院打造「海灘拾貝:探索無邊知識海」主題特展,網羅院內多元的海洋研究成果,帶讀者遨遊知識海。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海洋是台灣的重要資產,孕育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文化,中研院人文與社會科學、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三大學組都有海洋研究,成果匯集在書展創意呈現,期待激發民眾知識拓荒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
為期六天的台北國際書展,中研院展位規劃了「從文字看海洋」、「從生命科學看海洋」兩大學術展區,將舉辦14場專書與科普講座,現場展售近4,000冊本院出版的專書。此外,購書還加碼「學術珍珠塔」扭蛋遊戲試手氣。2月4日至9日,邀請全台讀者一起來解鎖中研院的知識海。
中研院指出,14場講座議題多元,將邀請26位領域專家現場開講。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將介紹中研院如何突破關鍵技術,充分發揮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實現海洋能源「黑潮發電」,為未來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玉茹從全球史的比較視野,探討海島型港口城市的特色,深入剖析台灣在近代海洋文化形構中的共相和殊相。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國棟,從技術、歷史到文化的多重角度,講述19世紀以來「海上守護者」燈塔的誕生與影響。
除了海洋科普講座,還有其他精彩演講也將陸續推出,包括歷史語言研究所故研究員林富士對中國古代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畢生奉獻、上海灘的賽馬文化、清代竊盜犯罪故事、現代中醫、漢人宗教儀式、天主教證道故事等,詳情可密切關注「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此外,中研院最新出版的兩本專書座談,將在首波講座登場。中研院副院長彭信坤表示,學習在AI浪潮中衝浪,已成為全球運動。《迎向AI時代的人類智慧》,剖析AI的研究與應用,對倫理與法律議題更提出人文反思,是一本寫給大眾的AI科普書。作者群將於2月5日現身書展暢談研究成果,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宗翰,將分享如何突破重重困難,建構出台灣首創的大型正體中文語言模型TAIDE。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周雅惠,將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深談生成式AI與大腦「幻覺」的異同。
台灣進入超高齡時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羅紀琼《社區的想像、想像的社區─照護服務與建議策略》一書,探討社區照護服務的資金與人力問題,也聚焦討論糖尿病、慢性精神病人的長照與社區管理,並借鏡德國與日本經驗,提出社區照護服務的建議策略,作者也將到場分享交流。
「從文字看海洋」展區,精選11本專書金句,引領觀眾快速領略海洋人文與史地研究的精采論述。你有聽過海洋的聲音嗎?「從生命科學看海洋」展區,邀請你並用視覺和聽覺,在海洋聲景區聆聽魚類和甲殼類在珊瑚礁裡的合唱、白海豚吹口哨,還有海底火山熱泉噴發的特殊音訊。
「魚類多樣性與相關研究」主題,將公開珍貴的海洋古生物化石採集地圖,開箱實驗室樣本處理實境,從魚耳石摸索出魚群聚落與棲地的足跡。2月6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千翔將現身說法,揭開海洋古生物的神祕面紗。
持文化幣消費享「點數放大術」方案。中研院加碼現場攤位購書享單本9折、3本以上85折、5本以上79折,持文化幣購書不限本數均享79折優惠。消費即贈紀念扭蛋1顆;滿新臺幣500元以上,贈手袋1個(不累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