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不生壓力也大!七成九有長輩壓力 一成五一定要生男孩

現代人即使想生小孩,托育措施不完善,也是一大問題。記者潘俊宏/攝影
現代人即使想生小孩,托育措施不完善,也是一大問題。記者潘俊宏/攝影

現代人不生小孩,不只有經濟壓力,是否計畫生小孩,來自家庭的精神壓力也不小,yes123求職網「蛇年勞工婚育計畫調查」,在已婚未生者中,高達79%表示有來自長輩壓力,且其中還有一成五「一定要生男孩」的傳宗接代思想。

調查顯示,高達79.3%「已婚、無子女」勞工指出,「父母或公婆會給夫妻壓力」:其中64.1%屬於「他(她)們覺得一定要有小孩」;15.2%屬於「他(她)們覺得一定要有男孩」。

不過如果目前沒有子女,卻也有七成七(77.2%)的人透露,「一生都沒有小孩的話,覺得人生會有遺憾」。

相較下,對「職場爸媽」而言,71.1%認為,小孩出生後,生活的「幸福感」,是「增加」的;覺得「持平」的,占16.6%;覺得「減少」的,也占了12.3%。

職場爸媽除了工作外,還得同時兼顧到子女,蠟燭兩頭燒。調查顯示,高達90.4%父母認為,其實「沒有辦法」兼顧工作與小孩;其中甚至又有78.8%透露,因此「曾有轉職」的念頭。

不論相處時間的變化如何,此次調查也發現,職場爸媽自認目前「親子關係」:有79.3%算是「偏向疏離」;有20.7%算是「偏向親密」。

難怪對於「職場爸媽」的角色扮演,自己平均打了47.7分,略低於去年的48.5分,算是不及格,這也顯示仍有努力改進的空間:其中13.8%自認拿「零分」;極少數的3.4%,仍自認有「一百分」。

對於目前有小孩的勞工來說,台灣的職場環境又是如何呢?其中有超過半數,高達65.4%認為,對「職場爸媽」算是「不友善的」;這代表認為「友善的」,也占了34.6%。

在不分同事或自己的前提下,假如員工有急事或找不到照顧者,想要帶小孩上班的話:其中勞方有79.3%表示「贊成」;但也有20.7%表示「反對」。

觀察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當生活中有了小孩後,雖然是「甜蜜的負擔」,職場爸媽們卻更擔心職場壓力、公務時間,是否讓家庭和事業失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楊宗斌認為,已婚但尚未有小孩的上班族,更容易面臨來自長輩們的壓力,特別是針對這四個字:「傳宗接代」。所以在處理生養育問題時,上班族顧慮的地方更多,除了需要家人多多體諒外,甚至需要與公司老闆、主管,溝通現階段的生活或婚姻狀況,藉以取得人生平衡點。

壓力 職場

延伸閱讀

陳妤陪父母買靈骨塔還附地下室 遺產分配:每人都有

上班族竟是JKF百大女郎冠軍!「偷情誘惑」吸萬人搶看

上班族一個月狂瘦15公斤又復胖 就醫發現已中度脂肪肝、糖尿病前期

賺得多被父母要求扛家計 !她「1招」解決 網點頭:高報沒好處

相關新聞

送金鍊當大姑結婚禮…婆婆酸「細到笑死人」 她淡回1句網友狂讚「媳婦完勝」

一名人妻透露,近期大姑要結婚了,婆婆問她要送什麼禮物給大姑,她拿出一條金項鍊當賀禮,結果被婆婆嫌棄「細到像玩具」,人妻聽了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就讓婆婆當場愣住說不出話。故事曝光,網友大讚「媳婦完勝」。

男友嫌「胸部沒集中不夠性感」 她氣炸:穿內衣是為你還是我?

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因為一件內衣分手」為題發文,她抱怨因為一件內衣的問題,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吵到準備分手。她表示,男友說「胸前怎麼一點形狀都沒有」,還嫌她「女生要穿可愛一點的內衣吧」,甚至質疑她是否因此失去女性魅力,讓她感到無法忍受,因此考慮「這種人是不是該放生?」

小叔蜜月變「全家總動員」!澎湖行噴20萬 網友大讚:有器度

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分享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讓網友們笑翻。之前她的小叔計劃與新婚妻子前往澎湖度蜜月,豈料,這場浪漫之旅竟然變成了「全家總動員」。

昔向前女友媽借500萬買房…男賣透天賺2千萬不滿被討獲利 反挨批吃相難看

近日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出現了一篇引發熱議的貼文。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剛賣掉一間透天厝,成交價高達3200萬,但卻遭前女友與其母親要求分一杯羹,理由是當初買這間房時,前女友的媽媽曾經出資500萬。

生完孩子老公卻要求月子中心費用「AA」制 妻嘆:很心寒

生完孩子後,月子中心的費用應該由誰承擔呢?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生完孩子住在月子中心承受了非常多的痛苦,每天累到不行,老公卻說月子中心的費用要AA「比較公平」,讓她感到很心寒。對此,網友們普遍認為這種問題應該要生小孩前就問好,才能避免紛爭。

未來媳婦穿破爛睡衣…男友媽大手筆轉帳「治裝費」 眾喊羨慕:缺乾女兒嗎?

有些情侶結婚前會先搬到對方家中,適應未來住在一起的環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