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看台幣爆升、熱錢湧動:你把它叫禿鷹也行、叫候鳥也行

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童子賢今日指出,經濟要平衡,不要一味迷戀出超,如果把出超當作勝利,那是19世紀的思維,「美國最近的領導人就有一點採用這種非常老的思維,認為要將逆差轉為順差才叫做勝利」。
童子賢說,回頭看台灣亦然,台灣20多年前也遇過26元、27元台幣對1美元,我相信台灣體質不錯,但長期建立在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質上。所以常聽見過去產業都「重硬輕軟(重視硬體、輕視軟體),重生產、輕忽應用」,「老實講這有點內需創造不足、完全仰賴外銷的縮影」。
童子賢今日出席COMPUTEX 2025首場論壇活動AI NEXT FORUM,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他說台灣出口廠商體質不錯,但內需才是帶動產業的一種方式,當台幣做適當升值對進口商是好的,對全體國民可以用更實惠方式買到全世界的產品和消費,也是好事,「短暫的熱錢湧入、帶來瞬間的台幣升值,我目前還沒有太擔心」。
他還說,「你把它叫禿鷹也行、叫候鳥也行,短暫停留就會跑掉,少掉因素後,回到台灣的本質,本質是出口暢旺和順差,這是本來就有的台幣升值壓力,我們樂於見到台灣經濟以出口暢旺帶動經濟的現象不要太快轉變,導致調適困難,但也希望台灣體質更不錯」。
童子賢曾舉例,台灣以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GDP約7551億美元、2024年GDP約7932億美元。而進出口貿易總額部分,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為8279億美元、9075億美元、7844億美元、8695億美元的成績。
由此可發現,台灣進出口貿易總值超過 GDP,若計算2023年外貿比率,台灣高達103.88%,若與美國相較,美國2023年GDP是27.72兆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5.16兆美元,比率只有18.61%,「這代表美國的經濟運作,很高比例其實是內需、內循環 」,童子賢說,美國不像台灣明顯仰賴進出口貿易來驅動經濟,台灣外匯存底也因順差持續累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