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升值害台積電匯損!台灣也將步上日本《廣場協議》後塵?

近日新台幣升值速度引起全球關注,甚至創下約4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紀錄,有專家估計台積電(2330)這波匯損將導致本季財報僅達及格標準,對半導體發展不利。儘管央行已聲明美國財政部並未施壓要求新台幣升值,但仍引起市場萬般揣測,更一度傳出南韓央行總裁承認匯率為對美談判的一環。儘管當前新台幣升值走勢已趨緩,外界仍密切關注後續效應,擔憂恐上演「台版」《廣場協議》?
新台幣近日罕見暴力升值走勢,5月2日以來,兩個交易日內,對美匯率升值幅度一度逼近8%,引起全球關注。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數據,這波升值不僅衝上三年來匯率高點,更創下自1980年代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紀錄,引發市場震撼。尤其,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各國正展開與美國的對等關稅盤判,這波新台幣暴風式升值也引起外界猜疑,背後是否有政治力量介入。
對此,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5日召開記者會,澄清美國財政部並未施壓要求新台幣升值,且央行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這波升值反映「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大增」。總統賴清德也發布五點聲明,再度重申「台美關稅談判沒有涉及匯率議題」,但無法保證未來是否將談到,引起外界揣測。
亞幣連環升值,美國施壓與否霧裡看花
近日不只新台幣飆升,多數亞洲貨幣皆上漲。《路透社》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於5月3日出售465.4億港元(購買約60億美元),以防止港元兌美元匯率升值,超出官方設定的交易區間。這是2020年10月以來,即疫情後香港金管局首次出手干預匯率,也是該機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匯市場干預。
5月5日,韓元也創下連兩個交易日15年來最高漲幅的紀錄。5月6日,離岸人民幣也創下六個月內新高,此外,連近期創下對美元匯率歷史新低的印度盧比、印尼盾和越南盾兌,近日也開始出現回升趨勢。外界分析這是外資逃離美元,轉而購買亞幣的結果,顯現美元走弱,與區域貨幣帶動影響。
另一方面,也須考慮地緣政治的介入與影響。韓媒便報導,南韓央行總裁坦言,與美方關稅談判時,匯率是討論的一環。不過,報導並未直言美國「施壓」升值,反而表示對於美方要求仍不清楚。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歐洲智庫布魯塞爾經濟暨全球研究所(Bruegel)資深研究員艾莉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7日指出,新台幣飆漲令她感到出乎意料且有趣,尤其事件發生在台灣官員於華盛頓談判時期,就算政府否認美方介入,但當前貨幣走勢仍耐人尋味。
她坦言,台灣央行聲明在前,她也無法直接下定論。但她從事經濟學家這一行這麼久,「從沒看過任何任何貨幣在自然的市場交易驅動下如此變動,尤其是受管理的貨幣,因為央行會避免這種情況。」
「台版」廣場協議上演?專家示警:金融變數影響更快
艾莉西亞推測,在當前難以大幅擴增軍事預算、外交手段受限下,台灣政府可能策略性將匯率當作談判籌碼,影響韓元、日圓等貨幣波動,「如果你需要與美國談判,但手上沒有太多籌碼,或許會選擇帶動市場反應。」
對於當前怪異的匯率變化,她認為「幾乎難以認定為市場活動」。不過,如果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理解,便可能有多種解釋。她開玩笑表示:「難道《廣場協議》在台北上演了嗎?這到底是什麼狀況?」
1985年的《廣場協議》,由美、日、德、英、法共同簽訂,干預日圓大幅升值,以促進美國商品出口,平衡美國對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卻也因打擊日本出口商,間接造成日本跌入「失落的三十年」。此外,日圓升值的外溢效應,也導致亞洲貨幣紛紛走升。
艾莉西亞也指出,當前急遽升值的走勢已經放緩,但「貨幣走勢分歧的風險仍然極高」。尤其,隨著新台幣領漲,可能帶動亞幣全面升值,或是導致區域貨幣走勢分歧,進一步發生金融脫鉤的現象。她也提醒,這將導致巨大的風險,「金融變數的影響,遠比關稅來得更快」。
當前新台幣暴力升值的背後原因,各方專家也都仍難以下定論。眼下,隨著地緣政治與關稅海嘯等多重衝擊加成下,全球金融環境恐怕只會更加動盪。
(本文出自2025.05.8《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