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齊麟求婚成功…陳詩媛被迫退出樂天女孩? 球團曝真相

大雅工廠大火夾雜爆炸聲 黑色濃煙飄台中市區、國道民眾心驚

中職/悍將公布完整教練團 許銘傑、林琨笙都進一軍名單

全盈+PAY 「減碳贏家」 攜手悠遊卡創造低碳生態圈

全盈+PAY。記者黃筱晴/攝影
全盈+PAY。記者黃筱晴/攝影

全盈+PAY獨創「減碳贏家」服務再擴大綠色交通場景,從共享運具(Wemo、Ebike)拓展至大眾運具。即日起,全盈+PAY聯手悠遊卡,凡於全盈+PAY APP中「減碳贏家」綁定記名悠遊卡,就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碳行動與綠色消費,個人減碳累積達指定門檻還可兌換Apple Watch Series 9手錶、造型悠遊卡、電子書購書折抵金等多項減碳禮。

全盈+PAY「減碳贏家」自去年5月啟用以來,已累積約36公噸減碳紀錄,相當於省下約235,000個塑膠瓶,使用人數近10萬人,期待在悠遊卡每年活躍卡數超過1,300萬張的導流下,拉升「減碳贏家」活躍人數,冀望今年使用人數可衝上25萬。

根據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指出,2022年能源部門排放占94.25%,其中能源產業占比最高66.36%,次為運輸12.68%,其中運輸碳排有九成以上來自公路運輸。在台灣,汽、機車普遍是大眾使用的代步工具,碳排約占公路運輸碳排六成多。

全盈+PAY宣布攜手悠遊卡公司提升綠色交通永續力,全盈+PAY會員於「減碳贏家」綁定本人記名悠遊卡,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即可累積個人減碳紀錄。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表示,隨著氣候威脅愈趨嚴重、環境意識逐漸提升,企業積極減碳同時,也設法帶動個人打造低碳生活,減碳贏家正是扮演綠色企業與推動消費者減碳的雙重角色。此次全盈+PAY與悠遊卡公司合作,再擴大綠色交通場景,包括捷運、公車客運、火車、高鐵及Youbike,期待透過悠遊卡每年超過1,300萬張的活躍卡數,為減碳贏家導入更多用戶。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志盈表示,悠遊卡擁有全台八成以上的交通運具使用覆蓋率,透過悠遊卡來進行交通運具碳排放統計,是悠遊卡以自身數據力推動ESG、落實減碳永續的利器,也讓用戶隨時掌握自己搭乘交通運具的碳排和減碳量,現在悠遊卡結合全盈+PAY減碳贏家計算減碳紀錄,培養用戶在日常中習慣低碳的生活模式,期許未來達到1+1大於2的減碳成效。

「減碳贏家」持續積極廣納食衣住行育樂各領域的永續生態夥伴,並在悠遊卡站點加入後,支付場域增加至3萬5千多處,大幅擴建消費者的綠色低碳支付生態圈。此外,也與萬事達卡無價星球聯盟(Priceless Planet Coalition)合作參與全球植樹復育計畫,鼓勵消費者積極採取行動以應對氣候變遷。劉美玲說,現階段減碳贏家的服務場景已跨足金融、零售、科技資訊、化妝品製造與交通運輸等產業,期待更多企業加入。

減碳贏家用戶只要在指定場景消費或使用服務,透過全盈支付系統分析消費品項及行為,經由數據資料中心運算後,計算出相應的減碳紀錄,不僅協助用戶掌握個人碳足跡並累積個人減碳紀錄,同時當減碳累積達指定門檻還可換取減碳驕傲禮,如用戶個人減碳紀錄若累積達0.3公噸,就可兌換Apple Watch Series 9碳中和手錶一支。

延伸閱讀

微藻、農廢變身環保綠金 中山大學環工團隊奪國際創新發明金獎

大數字/2030減碳新目標 力拚30%…積極追趕領先國

邁向減碳3.0 環境部長彭啓明:台灣過度瘋ESG 該降溫

台灣NDC 3.0減碳新目標23日出爐 鄭麗君:將廣徵意見

相關新聞

VISA認為2025年有五大支付關鍵趨勢 AI阻詐將重塑支付生態系

海外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國際發卡組織VISA也著手強化跨境支付的便利性與安全性,Visa今日發布最新報告,提出2025 年...

虛擬資產專法立法 金管會:6月底前將專法草案報行政院

對於虛擬資產專法草案的立法進度,金管會在向立法院財委會提出的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專法草案共有7個章節,包括總則、虛擬資產服...

股匯雙殺 新台幣貶破33元改寫近9年新低

台灣今天上演股匯雙殺,台股盤中暴跌逾500點,失守23000點關卡,新台幣兌美元更是開盤不久,旋即摜破33元整數大關,改...

匯豐看淡日圓 儘管升息2次仍將貶至160日圓兌1美元

美國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於本月20日宣誓就職,受到川普新政帶來的通膨影響,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

全盈+PAY 「減碳贏家」 攜手悠遊卡創造低碳生態圈

全盈+PAY獨創「減碳贏家」服務再擴大綠色交通場景,從共享運具(Wemo、Ebike)拓展至大眾運具。即日起,全盈+PA...

喜迎金蛇年 台新證券四大禮包挺投資人搶先機

台新證券宣布,為迎接金蛇年到來,推出「智慧理財 好運連連」新春限定活動,祭出開戶就送3,600元新春發財金等多樣吸睛優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